
课题 第15课 钢铁长城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历史时间轴,梳理和了解陆海空军、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构建时空观念。(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史料,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了解新时代强军兴军事业持续推进的情况,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国家发展的主要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体会我国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家国情怀)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教学难点 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法学法 讲述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本 练习册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设 计 新课导入 【教师行为】播放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你能体会到背后军人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学生回答】爱国爱党、忠诚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师讲述】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5课———《钢铁长城》的核心所在。在这堂课中,我们将一起追溯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伟大成就,探寻人民军队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筑牢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根基。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1.陆军的建设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说说不同时期中国人民军队的发展情况。 【学生回答】自革命烽火燃起,中国人民军队历经多次变革。南昌起义时称国民革命军,秋收起义为工农革命军,井冈山会师诞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抗战期间是八路军、新四军,到解放战争,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教师提问】建军节是哪一天 这一节日的由来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学生回答】八月一日,1927年 8月 1日的南昌起义。 【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单一兵种步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教师行为】(出示图片)出示不同兵种的图片,加深学生对兵种变化的理解。 【教师总结】中国陆军被外界称之为“世界第一陆军”,综合作战实力超越世界任何一支陆军力量,可以说中国陆军是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部队。陆军是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军种,是陆地作战的主力,是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中历史最久,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历次作战中发挥最出色的,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种抢险救灾中的中坚力量。 2.海军的建设 【教师行为】(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建设海军的重要性。 材料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1500多年前希腊军事家地米斯托克利 材料二: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1950年毛泽东为《人民海军报》创刊号题词 【教师讲述】回溯历史,自近代国门被打开,危机屡屡从海上来。自鸦片战争起,列强凭借坚船利炮,从海上对我国发动的侵略多达470余次。残酷的史实警示我们,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捍卫国家主权,抵御海上威胁的必由之路 。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76-77,梳理人民海军从建立到发展的历程。 【学生回答】①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 ②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③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并于1974装备我国海军。 ④2012年 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海军已由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