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表达 备战 2025 年中考英语新课标(核心素养)二轮复习之优秀 生拔高重难题型特训 【预测分析】 一、核心重难点分析 1、语言准确性 语法与拼写错误:主谓一致、时态混乱(如过去完成时误用)、冠词缺失(如“play piano” 漏“the”)是高频扣分点。 中式英语表达:如“I very like it”(应改为“I like it very much”)或“make a speech”(正确为 “deliver a speech”)。 2、结构逻辑与连贯性 段落衔接生硬:缺乏过渡词(如 however/therefore),导致逻辑断裂。 论据不足:议论文仅用“First...Second...”但缺乏具体案例支撑(如环保议题未结合安徽本土 数据)。 3、文化表达与本土化内容 文化负载词误用:如“京剧—Peking Opera”拼写错误,或“黄山松—Huangshan Pine”未加连字 符。 跨文化对比:需平衡中西文化差异(如节日习俗),避免刻板印象(如将春节仅描述为“eat dumplings”)。 4、创意与个性化表达 观点同质化:议论文论点雷同(如“AI 利大于弊”缺乏辩证分析),需结合个人经历或社会 热点提出独特见解。 情感表达单一:记叙文情感描写单薄(如仅用“happy”而忽略“proud/relieved”)。 二、解题步骤与技巧 1、审题与立意(5 分钟) 圈划关键词:明确题目要求(如体裁、话题、对象)及情感倾向(如“描述一次难忘经历”)。 确定文体:应用文(书信/通知)需注意格式(称呼、结尾敬语),议论文需明确论点(如“是 否支持在线学习”)。 2、列提纲与框架(5 分钟) 三段式结构: 引言:背景+观点(1-2 句); 主体:分论点+支撑细节(2-3 句/段); 结论:总结+呼吁/建议(1-2 句)。 记叙文要素:时间线(过去/现在/未来)、人物关系、情感变化(如“挫折→成长”)。 3、写作与语言优化(15 分钟) 高级词汇替换: 基础词→升级词:good→beneficial, think→argue。 复杂句型应用: 定语从句:Students wh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ing gain practical skills. 条件句:If AI is properly regulated, it will revolutionize education。 4、检查与修改(5 分钟) 重点检查:主谓一致、时态统一、冠词/介词。 格式错误:书信缺少“Dear...”或“Yours sincerely”。 三、2025 年命题趋势预测 1、话题预测 环保类:碳中和行动倡议(如“低碳生活”)、安徽本土生态保护(如巢湖治理措施)。 科技类:人工智能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利弊分析)。 文化类:非遗传承(如徽派建筑技艺、黄梅戏创新)。 社会热点:青少年心理健康、双减政策下的校园活动。 2、题型预测 应用文:占比约 40%,侧重书信(建议信/感谢信)、通知(活动安排)。 议论文:占比约 35%,要求观点对比(如“线上学习 vs 线下学习”)或问题解决型(如“如 何缓解学业压力”)。 图画/图表作文:占比约 25%,需描述图表数据并分析趋势(如“安徽中学生阅读习惯调查”)。 3、能力考查重点 语言综合运用:语法精准性(如时态、从句)与词汇丰富性(同义替换)。 批判性思维:议论文需辩证分析(如“AI 的利弊”需兼顾正反观点)。 文化意识:本土文化词汇(如“文房四宝”)及跨文化对比(如中西节日差异)。 四、备考建议 1、高频素材积累 模板句式: 开头:With the development of..., ... has become a hot topic. 结尾:In conclusion, it is essential to...。 主题词汇:环保类(recyclable, emission)、科技类(innovation, sustainable)。 2、真题训练与复盘 限时模拟:每篇书面表达限时 25 分钟,强化速度与结构规划。 错题归类:按错误类型(语法/逻辑/词汇)整理,针对性强化。 3、长难句与文化表达专项 长难句拆解:标注主句、从句(如定语从句中的关系代词“which/that”)。 本土文化翻译:练习翻译安徽特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