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7059

补全对话之填写句子(原卷版+解析版)-备战2025年中考英语新课标(核心素养)二轮复习之优秀生拔高重难题型特训(河南)

日期:2025-05-22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147856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补全,新课标,特训,题型,重难,拔高
    补全对话之填写句子 备战 2025 年中考英语新课标(核心素养)二轮复习之优秀 生拔高重难题型特训 【预测分析】 一、重难点分析 1. 语境逻辑与交际意图 逻辑连贯性:需根据上下文推断空缺句子的交际功能(如请求、建议、道歉),并确保前 后语义衔接自然。例如,若前句为“I’m sorry for being late.”,后句可能需回应“That’s okay, don’ t worry about it.” 。 开放性答案:答案不唯一,但需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如对“How are you ”的回答可以是“I’ m fine, thanks”或“Not bad”)。 2. 高频语法与句型 固定搭配:如“Could you... ”(请求)、“Why not... ”(建议)、“I’d like to...”(意愿)等需熟 练运用。 时态一致性:根据上下文判断时态(如过去事件需用过去式,计划未来需用将来时)。 复合句结构:需掌握宾语从句(如“I think that...”)、条件状语从句(如“If it rains...”)等的 语法规则。 3. 文化差异与表达习惯 需避免中式英语,如“Have you eaten ”(中式问候)应替换为“How are you ”;接受邀请时 需用“Yes, I’d love to”而非“Thank you”。 二、解题步骤与技巧 1. 通读对话,锁定场景 快速浏览对话,识别关键词(如“hospital”“menu”“weather”)确定场景(就医、点餐、问 路等),并标注人物关系(如朋友、店员、医生)。 2. 分析空缺句功能 疑问句:根据答句反推问句类型(如答句为“Yes, I have.”则问句为“Have you ever... ”)。 陈述句:补充建议、解释或情感回应(如对方抱怨累时,可填“Why not take a break ”)。 3. 利用语法与逻辑线索 标点符号:问号需填疑问句,句号填陈述句;感叹号需表达强烈情感(如“What a beautiful view!”)。 连接词:通过“but”(转折)、“because”(因果)、“and”(并列)等判断逻辑关系。 4. 代入验证与检查 检查语法(主谓一致、时态)、拼写及是否符合场景(如医院场景需用“take medicine”而非 “buy clothes”)。 三、2025 年命题趋势预测 1. 热点话题与场景 科技与生活:可能涉及 AI 工具使用(如“How do you use AI to study ”)、智能家居(如“Can you control lights by voice ”)。 环保与公益:如垃圾分类倡议(“We should recycle paper and plastic”)、志愿服务(“Would you like to join the clean-up activity ”)。 2. 高频考点 建议与邀请:重点考查“Why not try... ” “Would you like to... ”等句型。 情感表达:如安慰(“Don’t worry!”)、祝贺(“Congratulations!”)需结合语境灵活应答。 3. 难度提升方向 长句与复合句:可能要求补全含定语从句或状语从句的复杂句(如“I remember the park where we had a picnic last year”)。 伪干扰项:选项可能包含语法正确但逻辑不符的句子,需结合上下文排除。 四、备考建议 1. 分类积累高频句型:按场景整理模板(如购物、就医),背诵并仿写。 2. 模拟实战训练:限时完成 10 组对话补全,强化逻辑推理与时间管理。 3. 关注跨文化表达:通过英文电影、新闻学习地道交际用语,避免中式思维。 五、总结 2025 年河南中考“补全对话之填写句子”将延续对语境理解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重 点关注科技、环保等新兴话题及复合句结构。考生需通过分类训练强化薄弱点,同时提升逻 辑分析与文化敏感度,以应对开放性答案的灵活性要求。 【基础试题】 A 根据下面的对话情景,在每个空白处填上一个适当的句子,使对话的意思连贯、完整。 A: Hi Lucy,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 Did you have a good summer holiday B: Yeah, I did. It was wonderful and educational. A: 1 B:I’ve been to village. A: 2 B:I took part in the th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