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一带,不可能出土的远古人类遗物是( ) A. B. C. D. 2.下图选自甲骨文中的“人”“水”和“牛”的写法,与我们今天的汉字很接近,这说明甲骨文( ) A.是一种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B.已经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 C.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D.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3.对下列表格中的三则材料进行探究,合适的主题是( ) 材料 出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C.秦朝加强地方控制 D.秦王朝严苛的刑罚 4.魏晋时期,从蒙古草原迁居山西的匈奴人,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为适应山西自然、社会环境,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并发展冶铁、制陶等手工业。据此可知,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 A.民族隔阂日益加深 B.南北经济均衡发展 C.推动北方民族交融 D.导致北方长期战乱 5.“这一运河网络,使隋帝国能以南方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供养洛阳,并且给北方边境提供战略后勤保障。”材料意在强调运河(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重了百姓徭役负担 C.解除了北方威胁 D.有利于巩固隋朝统治 6.下表中的史料记载,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 ) 相关史料 出处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A.农业生产发展 B.城市商业繁荣 C.经济重心南移 D.对外交流频繁 7.明朝对外关系史上,郑和与戚继光是最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被后世所称颂。他们的事迹体现了明朝对外关系的特点是( ) A.交往与冲突 B.和平与发展 C.繁荣与开放 D.融合与分裂 8.明清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下面是其中一部小说的章回结构及主要内容简介,这些章回和内容显示该书( ) 第一部分(第1—5回):贾府的背景和主要人物简介 第二部分(第6—55回):贾府的全盛时期 第三部分(第56—104回):贾府等四大家族由盛而衰 第四部分(第105—120回):贾府彻底衰落 A.反映了清朝前期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B.深刻揭露封建道德礼教的吃人本质 C.宣告了两千多年来君主专制的终结 D.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9.在威海湾原北洋海军基地附近,通过水下考古发现了定远舰、靖远舰和来远舰,这些重大考古发现有助于我们研究(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鸦片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五四100年》:“1919年的‘五四’运动……将历史如此清晰明澈地划分为两个时代,它既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也是一个没落时代的终局。”“崭新时代的开端”指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号角正式吹响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11.下面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从遵义到赤水、金沙江,再到泸定桥,红军的这一行军路线的实质是( ) A.战略相持 B.战略进攻 C.战略转移 D.战略决战 12.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抗日根据地及敌后战场上的八路军战士,可能的人生经历有( ) ①学习《论持久战》增强了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②遭遇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③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下参加大生产运动 ④在百团大战中歼灭的大量敌人完全是日本侵略军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3.1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