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海南省中考历史冲刺试卷(四)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铜像尊 D. 青铜直立人 2.《国语 齐语》提到:“恶金(铁金属)以铸锄、夷、斤、刚,试诸壤土。”《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记载:“若以铁杵投地,则地无坚而不陷。”这印证了春秋战国时期( ) A. 王室衰微 B. 铁制农具出现及应用 C. 百家争鸣 D. 大规模兼并战争频繁 3.某校历史社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复原了一座我国古代青铜器作坊。同学们在虚拟场景中看到以下景象:工匠们使用“泥范铸造法”制作巨型方鼎,鼎身布满纹饰,鼎腹内壁铸有铭文记载王室祭祀活动。这一场景最可能反映的是( ) A. 夏朝中晚期 B. 商代后期至西周早期 C. 春秋战国时期 D. 秦汉之际 4.董仲舒认为,现在人们学习和继承不同的学说,持有不同的议论,诸子百家遵从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追求和向往,致使朝廷不能建立固定统一的法令制度。据此可知,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的理由是( ) A. 百家思想不利于统一 B. 百家思想违反法制 C. 孔子的思想优于百家 D. 分封制度影响皇权 5.北宋初年,为满足战时物资供应临时设置转运使;到宋太宗时,为避免藩镇威胁统治,将转运使的职权不断扩大,如平反冤狱、管理运输等。转运使职能的变化反映出( ) A. 中央对地方管控增强 B. 国家行政效率提高 C. 官吏行政职权规范化 D. 地方丧失割据基础 6.汉唐时期,丝绸之路非常繁荣,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宋代,丝绸之路地位下滑,日益活跃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航海技术的发展 B. 军事力量的孱弱 C. 设置管理海外贸易机构 D. 北方战乱,南方较为稳定 7.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政府设置了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是( ) A. 宣政院 B. 安西都护府 C. 驻藏大臣 D. 北庭都元帅府 8.1842年,英国在《南京条约》中提出了“五口通商”“协定关税”;1895年,日本在《马关条约》中提出丁党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这一变化( ) A. 使列强侵略范围深入内地 B. 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D. 使得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开始 9.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蒋介石发起谈判的目的是( ) A. 共商和平 B. 谋划国家发展 C. 共建联合政府 D. 借和谈部署发动内战 10.如图是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A. 工农红军长征 B. 工农武装割据 C. 根据地建设 D. 统一战线建立 11.“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新中国”,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文艺界人士也投入到保卫国家的工作中,还有众多的华侨、学生、妇女,他们的努力是为了( ) A.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B. 实现富国强兵,推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 C. 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D. 共同建设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12.1980年12月11日,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领到用毛笔填写的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做生意了。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 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邓小平南方讲话 13.如图是某中学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时做的学习摘要。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摘要一经济转变: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 摘要二政治转化:从纷争分裂到渐趋统一 摘要三社会转型:从奴隶社会到封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