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9521

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2824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为我们护航》第二框的内容。从多方面阐述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内容包括法律的含义和作用,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包括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促进等,使学生明白法律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通过案例、探究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对公民权益的保护,以及在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生活中常见法律有所了解,但大多停留在表面,对其细化规定及保障机制模糊不清。对于法律的内涵作重点讲解,在理解法律如何保障社会生活有序、维护公民权益时,由于生活阅历尚浅,存在抽象性理解困难。不过,学生们对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较为感兴趣,能积极通过讨论案例初步感知法律的作用。整体而言,学生学习热情较高,但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并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切实提升法律素养,增强法律保障生活的意识。 三、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在校园和社会生活中,遵守规则与秩序,尊重他人权益,主动践行公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有道德修养的公民。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以理性平和心态看待法律规定,在面对法律问题时保持冷静、客观,形成良好心态与健全人格,适应法治社会发展。 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增强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及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法律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方式促进社会发展、将法律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当你和朋友一起在公园玩耍时,却发现公园的游乐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秋千的绳子磨损严重,却没有任何警示标志。又或者当你购买的文具质量有问题,想要退换时商家却百般推诿。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 “法律保障生活” 这一课,去探索法律是如何为我们撑起保护伞的。 、新课讲授 (1)法律的含义和作用 播放视频,让学生思考视频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如法律规范行为、保障权利、解决纠纷、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发展等。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教材 P79“生活观察”中的图片反映的情境与哪些法律相关,以及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例如,在医院的取药窗口,有退役军人优先的标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相关;交警对过往机动车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相关等。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总结: ①含义: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②作用: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法律在保障生活方面的作用 1.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小组合作讨论案例,如交通法规的执行,车辆遵守红绿灯、行人走人行道等规定,通过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实现城市交通的有序运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中,消费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商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维护了公平有序的市场消费环境,促进了社会和谐。让学生得出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的结论,并了解其具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