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9686

11.1 法不可违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1129136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1,视频,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法不可违 知/法/守/法 与/法/同/行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激趣导入:情景小剧场 思考:这是同学间的“玩笑”还是违法行为? 知识理解 自主学习 法律的作用 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型 1 2 违法行为的后果?如何对待法律? 3 要求:阅读教材P93-95,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2分钟) 直击案发现场 直击案发现场 线索1:被撕碎的纸张 线索2:凌乱的衣物和手机 线索3:监控 案情: 某日,在一处巷子里,发现了一具某校中学生的尸体。 请你守护正义,找到所有违法行为,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死者小花 一、法律守护者之识法 线索1:被撕碎的纸张 “矮冬瓜”!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复原纸张后,一些不堪入目的侮辱性的言语进入了你的眼中。 生前经历还原: 小花遭受欺凌,班里几个同学逮住机会就嘲笑她“胖”“丑”。给她起侮辱性绰号,说她“长这么丑怎么好意思活着”。并纠集其他同学对她进行各种言语侮辱。 “她怎么也配竞选班干部?”“她还学钢琴啊?这么丑怎么可能会弹钢琴?” 小花感觉“在学校做什么都是错的”。她开始害怕去食堂、宿舍或操场,甚至不敢上厕所。小花说“我没挨打,却比挨打还难受。” 思考:他们侵害了小花什么权利? 这是什么违法行为?应当承担什么后果? 人格尊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民事违法行为: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民法典是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民法典用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线索1:被撕碎的纸张 线索2:凌乱的衣物和手机 线索3:监控 案情: 某日,在一处巷子里,发现了一具某校中学生的尸体。 请你守护正义,找到所有违法行为,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死者小花 一、法律守护者之识法 线索2:凌乱的衣物和手机 复原手机记录,一段被发到微信群聊中的视频引起了注意。 生前经历还原: 霸凌者伙同其他同学,在巷子当中对小花进行凌辱,并强行脱下小花衣物,拍摄其裸照,并发到朋友圈、微信群等公共平台,引起部分范围内的讨论与关注,扰乱了公共秩序,公然侵犯他人隐私。 思考:这是何种违法行为? 应当承担什么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 线索1:被撕碎的纸张 线索2:凌乱的衣物和手机 线索3:监控 案情: 某日,在一处巷子里,发现了一具某校中学生的尸体。 请你守护正义,找到所有违法行为,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死者小花 一、法律守护者之识法 线索3:监控画面 根据监控画面,小花的死因真相大白。 生前经历还原: 监控显示,小花死前遭到了几个同班同学的殴打,被活活殴打致死。 (监控画面截图) 思考:这是何种违法行为? 侵犯了她的什么权利? 应当承担什么后果? 生命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犯故意杀人等严重罪行,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如果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且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 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