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心中的校园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平面图表现方法,学习简单的效果图编写方法。用色彩画出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设计前预先准备各种材料,在研究和实践中发展设计思维,在参与展示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2新设计 应用学生自己熟悉的校园平面图和效果图,进行对比学习,学生更加直观的平面图与效果图的设计方法。 3新设计 用拼图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设计方法的合理性与美观性相结合 4新设计 以评比“小设计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获得成功感。 5新设计 通过平面图的设计,激发学生对立体效果图的制作激情。 6学情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综合探究部分的最后一课。校园是学校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园地,每一处优美的校园环境都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本课主要通过平面图到效果图的设计,在探究和实践中发展设计思维,在参与展示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7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从平面设计到立体造型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难点:校园平面图的构思方法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8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心中的校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欣赏我校校园美景导入。 2、欣赏平面设计图与效果图的区别,感受各种校园造型美,感受画面中的意境。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导语)导出课题:(心中的校园) 2、比一比:平面图与效果图有什么不同?找一找他们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3、说一说:我们的校园有哪几部分组成,我希望校园增加些什么功能?(课件) 板书:运动区(篮球场、足球场、室内球馆,主席台等) 教学区(教学楼、图书馆、报告厅、功能楼等) 休闲区(池塘、绿化等) (三)、引导发现: 1、观察发现:观察校园平面设计图与效果图的异同点在哪里? 2、拼一拼:叫同学对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平面图进行摆拼, 3、应该怎样表现,比如楼房、花台、篮球场、等等(同桌讨论) 4、归纳小博士的话,引出校园设计的特点。 校园的设计应突出主楼的形象,并按不同的功能分区,如学习区、运动区、休闲区等。(课件) 5、欣赏平面设计图 (四)、学生作业: 1、(教师导语)激起学生设计兴趣。 2、作业要求, 发挥想象力,设计一幅心中“未来的校园”蓝图。(平面图) (五)、巡视指导: 1、探讨设计平面图的方法。 2、鼓励大胆想象,设计出“心中的校园”蓝图(平面图)。 (六)、展示探讨: 1、能对“未来的校园”的功能发表合理的意见。 2、说说作品的创意构思。 3、评出小小设计师。 (七)课后拓展: 欣赏效果图,激发学生对立体效果图设计制作的兴趣。课前收集各种废旧材料,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课件16张PPT。欣赏:我们校园美景,你知道是学校的什么地方吗?功能楼多功能报告厅教学楼室内球馆心中的校园平面图效果图比一比:平面图与效果图有什么不同呢?找找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说一说:我们的校园有哪几部分组成,我希望校园增加些什么功能?运动区教学区观察发现:哪张设计图更合理?1234小博士:校园的设计应该突出主楼的形象,并按不同的功能分区,如学习区、运动区、休闲区等手绘平面设计图做一做:同桌探讨平面图设计发方法并设计出“心中的校园”蓝图评一评:谁是小小设计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