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下Unit 8 Once upon a Time Section A (1a-1e)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能力目标 能准确运用故事相关词汇(promise, bite, catch, wise等)及一般过去时描述故事情节。 能听懂并提取故事关键信息(人物、事件、结果),完成听力填空与排序任务。 2. 思维品质目标 通过分析故事寓意(如“勿以善小而不为”“祸福相依”),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能对比中外寓言故事(如《塞翁失马》与《狮子与老鼠》),理解文化共性与差异。 3. 学习能力目标 掌握“Time-Place-Character-Plot”四要素法快速记忆和复述故事。 通过小组合作表演与创意写作,提升自主探究与表达能力。 4. 文化意识目标 理解英语寓言中的普世价值观(如善良、智慧),增强文化认同感。通过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寓言故事,敏锐捕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如西方故事对个人行为和品质的强调,中国故事对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课堂讨论中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达到80%以上。 能用英文简要介绍中国经典故事(如《画龙点睛》等)。针对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行为,展开批判性思考,提出独特见解。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让学生熟练掌握在听力过程中捕捉过去式动词,并能依据这些动词准确完成事件排序任务,提升学生对故事关键信息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 2.指导学生运用连接词进行故事复述,强化“时间轴”在故事叙述中的逻辑引导作用,使学生的故事复述更具条理性和连贯性。 (二)难点 1.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寓言故事的深层寓意,理解寓意背后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突破表面情节理解,提升思维深度。 2.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对比,引导学生从故事的情节设置、角色塑造、主题表达等多个角度,分析中西方寓言如何传递不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 三、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故事图片、视频链接)。 2. 听力材料(教材配套音频)。 3. 学生分组卡片(用于角色扮演)。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图片激活:展示学生讨论故事的图片(P57),提问:“What are they doing Why do we tell stories ”引导学生回答“To learn lessons/to share experiences”,从而引出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英语故事,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直接关联语言能力核心目标中对故事叙述和文化寓意理解的要求。 2.文化速览:快速展示中西方寓言图片(如《愚公移山》《农夫与蛇》),让学生说出英文译名并配对寓意,如《狼来了》对应“The Boy Who Cried Wolf”以及诚实的重要性。通过这一活动,激活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为后续文化与思维核心目标中跨文化对比分析做铺垫。 (二)预学感知 1.视频引入:播放1a故事视频片段(如《狮子与老鼠》),让学生观察图片猜测故事名,然后完成1a匹配任务(A - D对应不同故事)。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同时锻炼他们提取故事关键信息的能力,契合语言能力核心目标中获取故事关键信息的要求。 2.词汇预演:结合图片学习过去式动词,如catch - caught(抓住)、let - let(释放)、bite - bit(咬穿),通过动作演示或简笔画辅助理解。为学生后续准确理解和叙述故事扫清词汇障碍,直接服务于语言能力核心目标中对一般过去时运用的要求。 (三)探究学习 1.听力分层训练 第一遍听(1b):播放《狮子与老鼠》对话,让学生排序事件(序号:4 - 2 - 3 - 1 - 5),在听的过程中强化对“caught→promised→let→caught→bit”这一时间逻辑的把握。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详细讲解每个动作对应的过去式及在故事中的作用,提升学生对过去式动词在故事听力理解中的运用能力,紧密围绕语言能力核心目标中听力捕捉关键信息和运用过去式的要求。核对答案后,分析狮子笑的原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