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1000

2025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

日期:2025-05-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68次 大小:386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高中,政治,必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
  • cover
2025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制度。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即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 二者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2.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各有何特点? 生产力:生产力水平低下。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新时期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生产关系: ①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人们共同劳动,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③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上层建筑: ①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②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 3.奴隶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各有何特点? 生产力: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生产关系: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③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上层建筑: 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 4.封建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各有何特点? 生产力: ①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②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③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④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生产关系: 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②地主阶级是剥削阶级;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的奴役。 ③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上层建筑: ①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②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5.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及主要方式各是什么? 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表现: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 6.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