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达标训练·提升作业4.18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一、选择题 1.20世纪中叶,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八年艰苦斗争。其中,标志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哪一建筑中见证了1937年中国一个新的抗战时代的来临 ( ) 3.“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针对( ) A.七七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4.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分析所探究的历史问题,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本质。下列有关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相同点的说法中,你认为不妥的是( ) A.都是日本首先寻找借口然后发动 B.是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的抵抗 D.事变后日军都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 5.下图反映的是哪国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严重罪行( ) A.法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6.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屠杀中国同 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 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常德细菌战 7.日本教科书不断对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进行“修改”。其 中,有4种教科书竟然把杀害中国平民的人数仅写为“大量”,有两种还把南 京大屠杀改称“南京事件”,肆意篡改历史。事实上,在南京大屠杀中被害的 中国人达( ) A.10万人 B.20万人 C.30万人以上 D.300万人以上 8.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 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 D.日本的官方言论 9.2011年2月10日,南京大屠杀最年长的幸存者97岁的吴秀兰去世,又一 位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见证者离我们而去。下列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表述,正确的 是( ) ①南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最惨痛的一幕 ②日军屠杀的对象是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③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 ④南京大屠杀有力地证明了日军的凶残野蛮,这是不可抹杀的事实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10.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 A.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D.记住历史,记住仇恨 11.下图是人民军队的臂章,请问该支军队应该出现于什么历史时期( )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2011年9月15日,日本文部省向冲绳县教育委员会发出一份特别通知,要求县内3个地区统一采用由育鹏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这套由育鹏社出版的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问题,并美化日本的侵略战争。育鹏社的教科书是第七次被采用。此前,横滨市、大阪府东大阪市等地区相继采用了育鹏社的教科书。另外,东京的10所公立中学和神奈川县立平塚中等教育学校也正准备采用育鹏社的教科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请举出“在卢沟桥上奋起抗战”的两位英雄人物。 (3)材料二中提到的“南京大屠杀”是怎么回事? (4)对于材料二中所说的现象,你是怎么看的?你认为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