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年地理中考复习 七年级上册 专题二:地图的判读 陆地和海洋 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范围 内容 大 小 详 略 比例尺 1.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表示内容详略关系: 一、地图的判读 东 西 北 南 东北 西南 西北 东南 2.地图上的方向判别: 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A B C D 10 °N 20 °N 30 °N 40 °N 50°N 80 °E 60°E 40°E 东 南 北 西 试判断B、C、D三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B点在A点的 方向; C点在A点的 方向; D点在A点的 方向。 正东 正北 东北 北极 A B 东 西 南 北 B点在A点的 方向。 东北 北逆南顺 南极 A B 东 西 南 北 B点在A点的 方向。 西南 北逆南顺 15.图5为地球自转示意图。图中A地位于B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A (201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北逆南顺 东北 顺时针 南极 南 北 东 西 等高线越密集, 等高线越稀疏, 3.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关系: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 。 陡 缓 坡度越陡。 坡度越缓。 4.山体的五个部位: 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数值往中间减小); 陡崖———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叠的地方。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①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②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较陡峻的广大地区。 ③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 ④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⑤丘陵:地面有起伏,但是海拔较低,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 5.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 (2)图中甲山位于乙山的 方向,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 (3)图中D点的海拔是 米,E和F处,能形成小溪的是 ,形成的小溪流向是 。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形部位的名称: A ; B ; C ; F 。 鞍部 陡崖(悬崖) 山峰 山谷 东北 58 300 F 自西北向东南 北 南 西 东 北 西 东 南 6.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沿纬度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亚洲东西方向的地势变化是: 。 低 高 低 低———高———低 东 西 沿经度的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亚洲南北方向的地势变化是: 。 低 高 低 低———高———低 南 北 亚洲地势特点是: 。 中部高,四周低 根据沿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可以判断我国地势特点是: 。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西部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 中央平原 大平原 大高原 落基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 大分水岭 中部平原 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 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地形剖面图: 大西洋 太平洋 太平洋 印度洋 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较低,对大西洋气流的阻挡作用不大,中央平原降水较多。 大分水岭对太平洋气流起阻挡作用,中西部地区降水较少;东部沿海狭长地带降水较多。 科迪勒拉山系对太平洋气流起阻挡作用,美国西海岸形成狭长的气候带,降水较多。 北极周围却是一片 ,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 。 1.南北极海陆分布: 海洋(北冰洋) 陆地(南极洲) 二、陆地和海洋 2.七大洲、四大洋 大洲:A ,B ,C ,D , E ,F ,G 。 大洋:① ,② , ③ ,④ 。 欧洲 亚洲 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南美洲 南极洲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北冰洋 3.重要洲界线: 南北美洲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非洲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 白令海峡 亚欧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 ④ ① ② ③ 4.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