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4328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四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936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黑龙江省,期中,答案,试题,化学,联考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测试 初三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Ca:40 N:14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一定不变的是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数目 ④物质种类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 ①②⑤⑥ B. ①②⑥ C. ①②③⑤⑥ D. ①②④⑤⑥ 2.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S+O2SO2的读法错误的是:( ) A. 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B. 每1个硫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C. 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D. 硫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硫 3. 科学家用“人工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获得氧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可缓解温室效应 B. 该反应中共有2种氧化物 C.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D. 生成丙、丁的质量比为 4. 甘草是连花清瘟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有效成分是甘草利酮,其化学式是。下列有关甘草利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甘草利酮中含有2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 B. 甘草利酮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C. 甘草利酮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D. 382g甘草利酮中碳元素的质量是264 5. 下列实验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6.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该反应原理可表示为6CO2+6H2OC6H12O6+xO2,x的值为 A. 4 B. 5 C. 6 D. 7 7. 在一密闭容器中含有甲、乙、丙、丁四中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物质丙一定是化合物 B. 物质丁是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是 8. 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在8克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该物质组成中 A.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 该有机物可能是C2H2 C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燃烧过程中消耗了有机物1.6克 9.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 乙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铝粉在空气中燃烧: 10. 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较: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归纳: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分析: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有水生成,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氢、氧元素 D. 推理: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也要验纯 11. 如图所示,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金刚石和石墨 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g B. 碳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 C.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 D.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2. 向如图所示的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投入几块刚烘烤过的木炭。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红棕色变浅 B. 最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 C. 二氧化氮被木炭吸附 D. 二氧化氮与木炭发生了化学反应 13. 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B. 石墨制成铅笔芯 C. 石墨燃烧 D. 木炭使红墨水褪色 14. 图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可能是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 B. 氧化铜和碳反应时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关系 C. 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气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关系 D. 红磷在密闭装置中燃烧,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 15. 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B. 丙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