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氧气化学性质活泼,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稳定 C.实现“双碳”目标,不但要减少的产生和排放,也要增加的吸收与转化 D.厨房里的洗洁精和食醋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B.积极扩大燃煤发电规模,保障电力供应 C.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D.汽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尾气污染 【新考法】一材多设某学习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践活动,作品如图。完成下面1~3小题。 3.任务一:学习净水原理。下列净水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静置沉淀 B.砂石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投药消毒 4.任务二:设计并制作净水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结构疏松多孔 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杂质 C.用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外壳,安全环保 D.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净水的速率 5.【新考法】中国科技2024年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的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镓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镓原子的中子数是31 C.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D.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新考法】中国中医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关于西达苯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达苯胺中含有氧分子 B.西达苯胺中氧的质量分数最小 C.西达苯胺由22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 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一种工业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B.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反应中两种反应物分子的个数比为1:3 D.点燃氢气之前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8.【新课标】跨学科实践活动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涉及到了以下化学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用双氧水自制简易供氧器 双氧水中含有氧气 B 调查家用燃料的使用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C 用微型检测仪测酸雨的pH值 测得pH值小于5.6 D 查阅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 原子不是最小粒子 A.A B.B C.C D.D 9.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时无明显现象,说明它们一定没有反应 B.某同学用石灰石与盐酸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时未见浑浊,可能是盐酸浓度过大 C.某白色固体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再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那么白色固体一定含碳酸根 D.检验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时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说明一定没有变质 10.【新课标】核心素养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分类:汞、金、生铁都属于金属材料 B.比较: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 C.分析: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推理:在某化学反应里加入某种物质,该物质能改变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该物质一定是这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11.Na2C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