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考模拟测试 化学 试卷 (本试卷共14道题 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与物理同考共150分钟) 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10分) (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 O B. 2O C. H O D. 2O 2.关于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b管相连接的电极是负极 B.a管中的气体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 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该实验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2025年3月30日C919飞机东北首航,成功落地沈阳。制造国产C919飞机时使用了多种材料,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铝锂合金“皮肤” B.碳纤维复合材料风扇叶片 C.合成橡胶轮胎 D.钛合金中央翼缘条 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5. 下列做法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是 A.减少空气污染———禁止使用燃油汽车 B.提高资源利用率———倡导垃圾分类回收 C.降低废旧电池污染———进行深埋处理 D.减少白色污染———焚烧废旧塑料 6. 维生素C(C H O )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属于氧化物 B.维生素 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C.维生素C中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分数相等 D.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7.化学药品需妥善保存,若保存不当药品就会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下列药品因发生物理变化需密封保存的是 8.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酸、碱、盐性质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向A中滴加稀盐酸,粉末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B. 向B 中滴加氨水,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 向C 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红色褪去 D. 向D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9.右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关内容和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处元素符号为 Cl B. 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C. a=17 D. 图中“+”表示原子带正电荷 10.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将60℃的碳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40℃,有晶体析出 C. 3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 D.40℃时,50g水中加入30g碳酸钠,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 11. (10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I.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用装置B、D组合制取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烧红的木炭插入装置E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用装置C制取CO ,多孔隔板上放置的药品是 ,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木条验满,此过程体现CO 的性质有 。 (3)实验室常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CH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用装置F验证甲烷的组成,下列现象能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的是 (填序号)。 A.火焰呈淡蓝色 B.干燥的烧杯壁出现水雾 C.倒转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溶液变浑浊 II.实验的改进 (4)图1左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可观察到左侧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体现木炭具有 (填“可燃性”或“还原性”)。 (5)图1实验中欲停止实验时,应先撤出导管再停止加热,可避免出现 现象。若将装置改进成图2也可以避免出现上述现象,欲停止实验时先撤出导管,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再停止加热,这样改进的目的是 。 12.(11分)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I.了解空气质量 (1)右图是某地当日的空气质量报告,空气污染物中属于单质的是 ,当日空气污染物浓度最高的物质是 ,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2)当日空气质量指数(AQI)为54,空气质量为良。根据AQI指数将空气质量分为6级:优(0~50)、良(51~100)、轻度污染(101~150)、中度污染(151~200)、重度污染(20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