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小学奥数 四年级 第17讲 还原问题 数学上有些问题,如果顺着题目的叙述去求解会很困难,但是如果改变思考的顺序,从最后一步出发,一步一步倒着往前推算,问题就很容易解决。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作还原法,用还原法解决的问题称为还原问题。解答还原问题时,要根据题意从所给的结果出发,抓住逆运算的数量关系,做相反运算。 一、知识要点 二、精讲精练 【例1】一位老人说:“把我今年的年龄加上14以后除以3,再减去26,最后用25乘,恰巧是100。”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我觉得这道题可以倒过来想,从最后一步“用25乘,恰巧是100”开始,一步一步往前推算。对,这就是还原问题,我们可以用倒推法解决。 100是乘25后得到的,没有用25乘之前应是100÷25=4;“减去26”后是4,没有减去26之前是4+26=30。我知道下面该怎样算了,“除以3”后是30,没有除以3之前应是30×3=90;把老人的年龄加上14后是90,所以,这位老人今年的年龄应是90-14=76岁。 【我来解答】:(100÷25+26)×3-14=30×3-14=76(岁) 答:这位老人今年76岁。 【小结与提示】 在用还原法解题时要记住:加就要减,减就要加,乘就要除,除就要乘。 【练习1】 P131 某数加上8,乘8,减去8,再除以8,结果还是8。这个数是多少? 实践与应用 【例2】在做一道加法算式时,小芳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看成了9,十位上的8看成了3,结果所得的和为123,正确的和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 把个位上的5看成了9,相当于给正确的和多算了9-5=4,把十位上的8看成了3,相当于给正确的和少算了80-30=50。对!这样就可以把这道题理解为:一个数加上4,减去50,得123,求这个数是几。采用倒推法,也就是123加上50,减去4。换个思考角度,要求正确的和,就要知道两个正确的加数。看错的加数是39,因此得到错误的和是 123,根据逆运算可得到另一个没看错的加数是123-39=84,题中已知一个正确的加数是85,所以正确的和是85+84=169。 我来解答: 方法一:9-5=4 80-30=50 123+50-4=169 方法二:123-39+85=84+85=169 答:正确的和是169。 小结与提示 本题用顺序思维和逆向思维都能较快求出答案,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需要灵活运用 【练习2】 P132 马小虎在做一道整数减法时,把减数个位上的1看成了7,把减数十位上的7看成了1,结果得出的差是111。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实践与应用 【例3】 工人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公路全长的一半还多2千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半还少1千米、最后还剩20千米没有修完。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 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剩下的20千米去掉1千米,得到的20-1=19千米正好等于第一天修路后余下的一半。2千米 1千米 20千米全长的一半 余下的一半,你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还少1千米,最后还剩20千米”向前推算,就能算出第一天修路后余下了19×2=38千米。从图中还可以知道,第一天修路后余下的38千米加上2千米,得到的38+2=40千米正好是这条公路全长的一半,所以公路全长40×2=80千米。 我来解答:(20-1)×2=38(千米) (38+2)×2=80(千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80千米。 小结与提示 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借助线段图,从关键处人手,一步一步往前推。 【练习3】 P133 仓库里有一批大来,第一天售出的质量比总数的一半少12吨,第二天售出的质量比剩下的一半多12吨,结果还剩19吨。这个仓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实践与应用 【例4】甲、乙、丙三个组共有图书90本,如果乙组向甲组借3本后,又送给丙组5本,那么三个组拥有的图书本数恰好相等。甲、乙、丙三个组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 【分析与解答】 甲、乙、丙三个组之间借来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