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最美中国好人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请你谈谈他们都具有什么品质?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他们身上都具有乐于奉献、扶危济困、敬畏生命的精神品质,都在传递正能量,是新时代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铭记他们的平凡善举,更要汲取他们的向善力量,将这份力量转化为躬身实践的动力。这节课就让我们向这些“中国好人”学习《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2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事迹,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对个人修养的积极作用,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 健全人格: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积极的影响,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责任意识:知道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是每位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68-72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要求:①红笔写问题②蓝笔标序号①②③等;③黑笔画横线; ④红笔圈关键词。时间:5分钟 ★ 1.为什么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P68 2.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P69-P71 答案与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运用好这些宝贵资源,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生活观察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的记录中,这对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透露真名。有人认为,“微尘”是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等名字。现在,“微尘”已经成为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品牌。 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P68) 1.为什么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P68) ①在生活中,学会自立自强,不依赖他人; ②在学习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③在作中,爱岗敬业,勤于探索,勇于争先等。 ①做自强不息的人 笔记: 自强不息的重要性: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 具体做法: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自强不息(zì qiáng bù xī),出 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释 义:自强:自己努力。不息:不停止。即自己努力向上,永不停息。 探究与分享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敬业:数十年如一日扎根田间,以解决粮食问题为毕生使命。 乐群: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常年深入农村指导农民种植技术,推广高产稻种。 ▲隐功埋名三十载黄旭华: 敬业:隐姓埋名三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跨越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乐群:几十年来,黄旭华言传身教,培养和选拔出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 分享你身边敬业乐群人物的故事,谈谈他们的工作有什么社会意义。 社会意义:敬业要求人们在工作中全力以赴,追求卓越。乐群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只有敬业乐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