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回望历史风云,探寻美德典故 《上下五千年》回顾华夏漫长历史,展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中古人的智慧与奋斗历程,王朝的更迭如风云变幻,盛世的繁华与乱世的沧桑相互交织。战场上金戈铁马,英雄豪杰们为家国挺身而出,展现了中华民族诸多传统美德,值得我们代代传承弘扬。 这首歌展现哪些传统美德的典故? 新课导入 第八课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贰 壹 目 录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作用)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体现) 分议题一 品读典故内涵,共探美德价值 说一说这些故事蕴含着什么传统美德? 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认为上卿蔺相如功劳不如自己,官位却在自己之上,为此他非常不满,便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退让,表示将相不和就会削弱国家的力量。廉颇听闻后,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好朋友,齐心协力保卫赵国。 西晋末期,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有个叫祖逖的人,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希望报效国家。有一天,他们在半夜听到鸡鸣,心情振奋,于是披衣起床,拔剑练武。 杨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一天,他与游酢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时值隆冬,朝风凛测。到程颐家时,适逢老师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们担心惊扰老师,就在旁边静静等候。程颐觉察后,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但杨时和游酢依然恭敬侍立。 勤奋自律,积极进取 知错能改,勇于担当 恪守礼节,尊师重道 环节一:品读典故内涵,共探美德价值 思考:学习这些美德典故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和谐谦让,兄友弟恭 保持本心,拒贿守廉 守节不移,忠诚祖国 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育子向善,榜样学习 精忠报国、心怀家国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环节一:品读典故内涵,共探美德价值 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重要性/作用) P66+65ABC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P66 B.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地位)P66 C.运用好这些宝贵道德资源,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P65蓝字 环节一:品读典故内涵,共探美德价值 分议题二: 追溯历史文脉,解读美德内涵 环节二:追溯历史文脉,解读美德内涵 据《元史》记载,元代大学者许衡同众人一起逃难,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有人发现路边有一棵梨树,大家便争先恐后去摘梨。许衡却端坐树下,不为所动。人们问他为何,他答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议一议:谈谈你对“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这句话体现了他坚守内心的道德标准,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思考:从“华南F3”硬核祭祖的行为中,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哪些理念? 清明节前后,在网络上,“华南F3”硬核祭祖的话题热度很高。有广西网友上传了拜山祭祖视频,有人上山下水无所不能;有人一路披荆斩棘,没路也要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