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2.1 船的历史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船的历史》是小学五年级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教材通过介绍船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船在结构、动力等方面的演变,让学生认识到技术的进步对船发展的推动作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和观察分析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欲望。但对于船的历史发展中涉及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变革,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能够了解船的发展历程,知道船在结构、动力等方面的演变,认识到科学技术对船发展的影响,理解船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能力,学会从现象中总结规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经历收集资料、观察模型、小组讨论等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船的发展历程,掌握不同时期船的结构、动力等特点。 难点:理解科学技术在船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船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 学生:独木舟模型、船型模型(相同大小形状)、细线、垫圈、钩码、水槽、记录单等。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情境与问题 船是生活中常见的水上重要交通运输工具。在没有船的远古年代里,人们是怎么渡河的? 船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便利? ◆借助它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驶 ◆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 3.引出课题:船的历史。 探究与发现 活动1:交流我们知道的关于船的知识 1.我们把船分为三个部分:船长、船帮(船高)和船底。 2.你对船体形状、材料、构造、动力系统、功能等了解多少? 3.关于船,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 4.把我们知道的和还想研究的有关船的知识整理到班级记录表里。 活动2:观看船的发展历史图片,思考船的哪些方面发展了 1.请学生观看在船的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船只的图片或视频。 谈话:船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了解船的历史。 2.船在发展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学生在充分发表观点的基础上,再来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中关于“船的比较”记录表。 3.学生汇报。 活动3:研究独木舟 1.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 刳木为舟:剖凿木头制成小船(独木舟) 2.材料准备 3.独木舟载物实验 ①独木舟放到水里,垫圈一个一个往独木舟里放,直到小船倾翻为止。 ②数一数,独木舟承载多少垫圈。 ③注意轻轻放,放均匀。 ④重复做三次,取最多一次。 4.测试发现:独木舟可承载的重物较少;独木舟不稳定,容易侧翻。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 ◆船体两侧厚薄要均匀 ◆船的边缘高度要一致 ◆装载物体时要保持平衡 5.船首形状与阻力关系:船在水中行驶时,会受到水的阻力。比一比,哪个形状的船受到的阻力小。 6.实验步骤 ①分别将尖形和方形木片系上细线,细线下端挂上钩码。 ②将小船拉至水槽或桌面相同位置,同时释放,比较小船的行驶速度。 ③重复实验三次。 7.实验记录。 研讨与拓展 1.从船的发展历史中,你发现了哪些变化 我们可以发现船在外形、体积、材料、动力系统、载重量、速度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2.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 通过第一个实验我们发现,独木舟不稳定,容易侧翻,且不能承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