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2768

15.1 两种电荷 课件(共17张PPT)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1次 大小:1598293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5.1,学年,九年级,人教,物理,初中
    (课件网) 导入新课 静电章鱼实验:用塑料带撕成丝状的“章鱼”,用干毛巾分别摩擦塑料棒和“章鱼”,使其产生静电。将“章鱼”往上抛,然后将PVC管放在“章鱼”下方。 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 2.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会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了解原子的结构,知道原子核和电子的带电情况,初步认识摩擦起电的实质。 探究点一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物理学中,把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一)摩擦起电 小实验:用经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圆珠笔等,靠近碎纸片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圆珠笔能吸引碎纸片等轻小物体。 探究新知 归纳总结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图示 实验 现象 分析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 互相 吸引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不是同种电荷 将两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 互相 排斥 都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两玻璃棒带的电荷一定是同种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种类相同吗? 探究新知 3.两种电荷的规定 4.电荷间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正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号表示。 (2)负电荷:人们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号表示。 探究新知 归纳总结 5.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注意: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米,相互作用力约为9000N。 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C。 闪电所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百库仑。 探究新知 (三)电荷的检验――验电器 (1)先观察验电器的结构,验电器的组成? (2)验电器的作用? (3)①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到什么现象?②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又观察到什么现象? (4)如何表示验电器所带电荷的多少? 探究新知 小组合作学习 金属球 绝缘垫 金属杆 金属箔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验电器 探究新知 归纳总结 (1)构造: (2)验电器的作用: (3)原理: 探究点二 摩擦起电的原因 阅读课本并思考: ①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 ②最小的带电粒子是什么?所带电荷量是多少? ③原子核和电子分别带何种电荷? ④在通常情况下,为什么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探究新知 1.原子及其结构 小组合作学习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带正电 带负电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探究新知 原子及其结构 原子的结构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探究新知 2.摩擦起电的实质 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这就是摩擦起电的实质。 探究新知 束缚电子 能力弱 束缚电子 能力强 电子 带正电 带负电 物体失去电子: 物体得到电子: 摩擦起电的原理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探究新知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探究点三 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探究新知 两种电荷 带电的性质: 两种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 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