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3107

沪科版七下(2024版)10.4 平移 教案

日期:2025-11-2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8904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科版,七下,2024版,10.4,平移,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10.4 平移》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教学内容分析 《10.4 平移》是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的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初中几何中“图形的运动”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图形在平面内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距离的变换规律,并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能力。 学习者分析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生活实例感知平移现象,但在用数学语言描述平移过程时,可能忽略“方向”与“距离”的对应关系(如“向右移动”未说明具体距离),导致表述不严谨。此外,学生在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时,可能因空间想象能力不足而出现错误,尤其在复杂图形(如组合图形平移)中易混淆对应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平移的定义和性质,能准确描述图形的平移过程(方向、距离)。 2.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用符号语言和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平移。 3.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与美的结合(如平移设计图案),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平移的定义、性质及平移后图形的画法。 教学难点 准确描述平移过程(方向、距离),并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知导入教师活动1: 如图,传送带上的货物,随着传送带的运动,从一处被移动到另一处;吊车上的物体,随着吊车的运动被上下(或左右)移动,这些都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物体沿着某一方向平行移动的现象. 在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时,三角板的位置变化,反映了在平面内一个图形(三角形)沿着一条直线平行移动的情况. 问题:这些现象能让你想起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哪种图形的变换方法? 【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种图形的变换叫作平移. 平移的要素: 1. 平移的方向; 2. 平移的距离.学生活动1: 认真观察 认真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认真听讲,了解什么是平移 活动意图说明:过具体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环节二:探究新知教师活动2: 探究:平移的性质 操作:1.如图,在一张硬纸上剪下一个四边形. 2.如图,用剪得的四边形纸片,先在纸片上画出四边形ABCD,再把直尺紧靠边DC,将四边形纸片沿着直尺移动到另一位置,画出纸片移动后的四边形A'B'C'D'. 3.连接AA',BB',CC',DD' 思考:这些线段的位置、大小分别有怎样的关系? 【归纳】 平移的性质: 1.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后得到的图形中,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2.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温馨提示 1.图形平移的方向可以是任意指定的方向,不限于是水平的或竖直的,但必须是直线方向. 2.图形的平移是整个图形都在移动,不是局部移动. 【平移的应用】 平移在建筑、印染、雕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图中的图案都可以看作是由一个基本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 学生活动2: 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 认真思考,探究平移的性质 认真听讲,了解平移的性质 认真听讲 了解生活中平移的应用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的认知更直观,使学生亲自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能提高对数学结论的认可程度。环节三:课堂总结教师活动3: 平移的性质: 1.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后得到的图形中,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2.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温馨提示 1.图形平移的方向可以是任意指定的方向,不限于是水平的或竖直的,但必须是直线方向. 2.图形的平移是整个图形都在移动,不是局部移动.学生活动4: 学生跟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