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4875

20.2 电生磁 教案(表格式)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889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学年,九年级,人教,物理,初中
  • cover
第2节 电生磁 物理观念:认识电流的磁效应;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学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科学思维: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科学探究:经历观察磁现象、总结类比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规律,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电生磁”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定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安培定则的应用。 教师准备:小磁针、螺线管、教学课件、滑动变阻器等。 学生实验:通电螺线管、电源、导线、开关、铁屑、小磁针等。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小磁针静止时能指南北,把一磁铁靠近小磁针,观察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到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吗 只有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吗 播放视频《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现象》,看完后学生谈一谈感想。 学生总结:磁体和电流都可以产生磁场。 教师板书引出课题。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电流的磁效应 [小组合作实验] 让学生将直导线平行放置在磁针上方,接通电路观察并记录小磁针指向。改变电流方向再次观察记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找完成较好的小组上台进行展示,小组其他同学说明实验现象和原理。 甲 通电 乙 断电 丙 改变电流方向 现象及结论: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也发生了改变,说明磁场方向也改变了。 [归纳] ①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②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作电流的磁效应。 ③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体会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探究点二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教师演示,将滑动变阻器、导线连入电路,用导线吸引大头针发现不能吸起大头针,为什么不能吸起 学生:磁场太弱了。 教师:怎么才能加强磁场 学生:增大电流,将导线绕成线圈。 教师展示通电螺线管实物,导线绕在圆筒上,就做成了螺线管(线圈),各条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磁场就会强得多。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很大,下面让我们也来制作一个螺线管。 2.[小组合作实验]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实验思路:观察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哪种磁体相似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课本153~154页实验,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完成实验后,小组展示交流: (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2)改变电流的方向,通电螺线管的N、S极改变,说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探究点三 安培定则 1.教师展示课本154页图“牵牛花的茎”,把牵牛花的茎类比为通电线圈,生长的方向类比为电流的方向,小组交流讨论:借助自己手指的关系,想一句话来概括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交流,教师进行点拨启发。 [归纳] ①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②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螺线管的绕法无关。 [点拨] 使用安培定则的方法和顺序:①明确螺线管的绕线方向;②标出电流在螺线管中的方向;③用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的磁极方向。 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事物都是由简单的事物构成的道理,使抽象复杂的事物可视直观化 通过学生探究、感知,总结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特点,为安培定则的应用做好铺垫 使用类比法,借助生活中已知情境学习新知,引入安培定则 播放视频《安培定则》。 2.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螺线管的N极和S极。 (2)判断螺线管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