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4889

20.5 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直流电动机 教案(表格式)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043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5,九年级,人教,物理,初中,学年
  • cover
第5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直流电动机 物理观念:知道直流电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知道换向器在电动机中的作用。 科学思维:通过制作简易直流电动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制作简易直流电动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将所学知识应 用于生活的意识;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简易直流电动机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解决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教师准备:遥控玩具小车、教学课件等。 学生实验:自制电动机材料包[强磁体、电池盒(电池)或硬纸板、漆包线]、曲别针、胶带、砂纸、小刀、铜导线、尖嘴钳等。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项目提出 1.引导学生回顾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回顾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3.直流电动机为什么能连续转动 回顾换向器的构造及作用。 4.教师展示生活中直流电动机的相关图片,遥控玩具小车运动,然后将玩具小车的背面(带有电动机)进行展示。 本节课我们将应用所学物理知识来制作一台简易直流电动机。 引导学生回顾电动机知识和利用生活中的场景,为制作电动机做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项目分析 [小组讨论交流] 制作直流电动机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后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教师点评。 1.用什么样的导线制作线圈 选择铜导线还是铝导线 圈数是多少 学生:使用铜漆包线。铜的导电性能比铝好。圈数太少,电路中电阻会很小,会使电路中的电流过大,造成短路,可以在20圈左右。 2.哪部分作为转子 哪部分作为定子 学生:线圈作为转子,磁体作为定子。 3.直流电动机如果没有换向器,不能连续转动,在没有换向器的情况下,怎么保证通电线圈连续转动呢 小组讨论交流,提出解决方案。 明确制作过程中的任务和注意的问题,为制作简易直流电动机作铺垫  小组展示: 小组1:通电线圈越过平衡位置后,受到的力使线圈反向转动,此时可以把反向力去掉,线圈就可以靠惯性继续转动下去。 小组2:把线圈一端的引线用小刀全部刮去漆皮,另一端只刮半周,给线圈通电并用手轻轻推动一下,就可以连续转动下去了。 讨论交流在没有换向器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线圈的连续转动,突破制作难点 三、项目实施 1.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 设计制作简易直流电动机方案,大致画出设计图。 小组展示: 方案一:课件展示简易直流电动机制作过程。 ①把一段粗漆包线绕成约3 cm×2 cm的矩形线圈作为转子,从线圈两端各拉出约 2 cm 的漆包线作为转轴,用小刀刮去线圈两端引线的漆皮,左端全部刮掉,右端只刮上半周或下半周。 ②用回形针做两个支架,用胶带固定在硬纸板或电池盒上,两支架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 ③把线圈放在回形针上,线圈下放一块强磁体作为定子,使它可以平稳转动。 ④如果它不转动,轻推一下,或检查一下,确保刮去半边漆后露出的铜线接触到了金属回形针。 方案二:播放视频《心形线圈在磁场中转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电动机模型并展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合作意识,体验成功喜悦,增强学习积极性  ①将圆形强磁体叠在一起,与干电池负极相连。②将铜线弯折成心形,套在电池外面,进行调试使心形铜导线转动流畅。③用小刀或砂纸将心形铜导线与电池正极和负极接触部分打磨,使接触部分导电。④推动线圈,仔细调试,让线圈转动起来。 2.制作简易直流电动机 各小组根据确定的方案制作电动机,小组内做好分工,安装并进行调试,让电动机更好地转起来,如果线圈不能连续转动,查找问题,小组内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交流 教师找几组设计方案不同的小组上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