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6161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世界的气候学案

日期:2025-09-2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8次 大小:24703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世界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学习目标】 1.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学会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3.知道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4.了解降水量的测量方法,知道主要降水的类型。 5.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6.能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出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并能依据图示说出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 【学习重点】 1.掌握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2.掌握世界年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 【学习难点】 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能通过读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总结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学习方法】 读图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展示法等方法。 【自主预习】 学习提示: 1.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86—93页,把握本节基础知识,注意做到读、写、指、划,并记录自己的疑问。 2.小组内互相检查、提问,疑难问题可放到下个环节进行探究。 一、气温 1.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2.教材87页图5-8中,通过观察四个时间点计算日平均气温约为9℃。 3.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应该怎样计算呢? 提示:月平均气温是某一个月每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是指某年12个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从教材88-89页图文材料可以看出气温分布规律是: 1.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活动一:探究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活动。 1.观察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等温线的数值变化,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总结出规律一:数值变小,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2.自左向右描出北半球20℃等温线,观察弯曲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出规律二:海陆交界处弯曲特别明显,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3.从左向右描出北半球的10℃等温线,会发现在亚洲陆地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拐弯,原本是10℃等温线穿过的地区,出现了0℃的等温线。请同学们查世界地形图,观察这是什么地形区?有何特点? 总结规律三:青藏高原;海拔高,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处的气温比周围低。 三、降水 1.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统称。(雾不是降水) 2.形成降水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二是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3.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 (1)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赤道地区多见。 (2)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如我国台湾的火烧寮、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3)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多为锋面雨。 4.降水量的测量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降水量单位是毫米(mm),一般用雨量器来测量。 四、世界降水的分布 从教材91页图5-14“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可以看出降水分布规律是: 1.赤道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2.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活动二:探究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 完成下列活动。 1.看一看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 赤道地区降水多。 2.比一比中纬度的亚欧大陆沿海与内陆的降水哪里多? 中纬度的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和大陆的西部及内陆降水哪里多?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部及内陆降水少。 五、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将气候资料用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