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初三年级化学学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e56S-32Mn-55K-39 I卷(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大理石做华表 海水晒盐 稀有气体通电放光 D 加热碳酸氢铵 2.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铸造于我国商代,历经千年,表面产生绿锈。该鼎使用的 材料是 A.铜合金 B.铝合金 C.钢铁 D.黄金 3.化学与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进口国外电子垃圾,回收其中的贵重金属 B.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大量生产超薄塑料袋,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D.洗衣粉中添加三聚磷酸钠,增强去污的效果 4.对反应进行分类有助于认识与研究。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3Fe+202点Fe304 点燃 B.H2C03△H20+C02t C.H2+Cu0△Cu+H20 D.2NaOH+CuSO4=Na2S04+Cu(OH)24 5.氢是燃料电池的理想燃料。氢燃料电池的使用推动了氢气制取、储存和利用技术的不 断创新。氨在燃料电池中与O2反应生成N2和H2O,氨易于储存,且泄漏时易被察觉,也是 燃料电池的理想燃料。氨的下列性质中,与其成为燃料电池的理想燃料不相关的是 A.无色 B.有刺激性气味 C.易液化 D.在电池中与O2反应的产物无污染 6.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助于学习和决策。下列观念正确的是 A.物质的性质仅由组成该物质的元素决定 B.“纯天然”物质一定好,人工合成的物质一定不好 1/11 C.化学工艺的设计原则是消耗更多的资源获得所需产品 D.化学反应中能量既不会被创造,也不会消失,而是发生形式的转化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7~10题。 我国科学家近年来研制了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其主要成分包括碳化硅(SC) 等隔热材料、二硫化细(MoS2)等润滑材料和硅橡胶等密封材料。航天服具有多层结构, 包含棉布织成的舒适层、橡胶质地的气密层、涤纶面料的限制层和铝合金制成的壳体。 7.下列关于航空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耐高温 B.抗氧化 C.属于盐类 D.属于复合材料 8.下列属于无机材料的是 A.棉布 B.涤纶 C.铝合金 D.橡胶 9.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 A.元素符号为MO B.属于非金属元素 42 Mo C.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95.94 D.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10.碳化硅(SC)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俗称金刚砂,可用于制造砂轮等磨具,用于 金属、玻璃、玉石等切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化硅是由一个硅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 B.碳化硅的熔点较高 C.碳化硅的硬度较大 D.碳化硅由原子构成 11.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下列对物质俗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双氧水: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了 B.干冰:形态像冰,融化或汽化后没有水生成 C.熟石灰:将生石灰加热后所得产物 D.天然气:自然存在的可燃性气体 12.下列是与化学有关的古代文献,其中理解错误的是 A.《石灰吟》(明于谦)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 指氢氧化钙 B.《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主要 成分是煤炭 C.《天工开物》(明宋应星)中有记载:“以消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魂散 惊而魄齑粉”,文中提到的是火药 D.《淮南万毕术》(西汉刘安)中有描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文中的“曾青”指 的是铜的化合物 1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质软,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B.不锈钢耐腐蚀,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C.金属铜具有金属光泽,可用作导电材料 2/1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