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溪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空气成分中,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下列医疗常用的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医用酒精 B.生理盐水 C.葡萄糖注射液 D.碘酒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滴加液体 C.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 4.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回收电池 B.低碳出行 C.治理污水 D.滥伐森林 5.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水 B. 铜 C. 氯化钠 D. 金刚石 6.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制取过程,“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上述制取过程中未涉及的实验过程是( ) A.溶解 B.蒸发 C.结晶 D.蒸馏 7.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目前世界上最薄的光学晶体———转角氮化硼晶体。硼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硼属于金属元素 B.硼原子的质子数为5 C.硼原子有3个电子层 D.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8.我们应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B.人体摄入钠元素的量越多越好 C.淀粉虽没有甜味,但属于糖类 D.通过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9.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家中煤气泄露,立即开窗通风 B.定期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C.高楼起火时,乘坐电梯离开火场 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10.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KCl溶液。 溶液序号 ① ② ③ 资料卡片: 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0g; 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0g。 KCl的质量/g 20 30 4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①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所得溶液中,②、③为KCl的饱和溶液 C.溶液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10 D.将溶液③加热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 11.(10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I.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研究。 已知:CO2与饱和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 (1)连接装置A、B、C、D,向锥形瓶内逐滴加入稀盐酸。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B内盛放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 。 (3)装置C用来干燥CO2,装置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 (4)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玻璃管内的干燥纸花始终未变色;塑料瓶内的下方纸花先变红色,上方纸花后变红色。根据上述现象,得出关于CO2性质的结论是 、 。 (5)相较于长颈漏斗,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 II.同学们借助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的中和反应,实验过程中溶液pH及温度的变化如图1、图2所示。 (6)通过溶液颜色变化可以证明二者反应,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为 。 (7)图1中表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 (填“a”“b”或“c”)。 (8)由图2可知,此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d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 。 12.(12分)化学在推动科技发展、保护环境及化工生产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 I.化学与科技 (1)3月30日,国产大飞机东航C919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