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39213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1645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负数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例如,例1通过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六个城市某一天的气温预报,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的读法,并借助具体的温度理解负数所表示的含义。因为气温是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信息,以温度来引人负数,能让学生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负数的意义,理解学习负数是源于生活实际的需要,教材在例2中通过电子账单中收入和支出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用正数、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在活动情境中完善数轴的模型,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生在前面自然数、分数、小数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了解了在数轴上表示0及正数的方法,认识了数轴的正半轴。教材在例3安排了一个活动情境,在一条直线上,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行走,可以用正数、0和负数表示行走的方向和距离,从而完善数轴的基本模型。借助数轴直观感受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突出正数、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知道每一个数在数轴上都有一个点与之对应;感受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 学习者分析 “认识负数”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是在基本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的总体教学要求定位为“了解”,即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但“了解”不只是停留在生活层面上的肤浅认识,我们通过对学生的进行前测结果分析,绝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或见到过负数,只是不知道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因此,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要使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逐渐从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并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表达和运用,促进学生对负数本质的真正理解,我们认为:对“0”的再认识是关键,既然正、负数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间肯定需要分界点,所以对“0”的含义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正、负数概念的建构。 学习目标确定 1.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2. 学生理解并掌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结论,知道数可以分为正数、0、负数,理解分类讨论思想。 3. 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学习重点难点 (1)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2) 学生理解并掌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结论,知道数可以分为正数、0、负数,理解分类讨论思想。 (3) 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 目标评价方案(活动或题目)评价指标诊断学生对负数的意义的理解某食品厂生产的120克袋装方便面外包装印有“(120±5)克”的字样。小明购买一袋这样的方便面,称一下发现117克,请问厂家有没有欺骗行为?为什么? (1)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120±5”表示什么意思? (3)如果120克记作0克,117克可以记作多少克? 学生能否学习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 问题驱动,激活思维教师活动1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2.究竟什么是负数? 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出示“-3”,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作业纸上表示出它的意义(可以画图、列式、写话) 学生活动1 学生能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自主探究负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