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2517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16391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安徽省,生物,答案,扫描,试卷,皖江
  • cover
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高一生物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題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下列关于孟德尔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择用山柳菊、豌豆等具有易区分性状又可连续观察的植物进行研究 B.使用了假说演绎法验证假说,该方法也是生物科学研究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C.杂交实验过程中采用了正交和反交,需要对父本和母本分别去雄后再杂交 D.研究过程是先统计一对相对性状,再统计多对性状的种类比例,与数量无关 2.自然条件下,遗传因子组成是AA和Aa的豌豆(纯合子与杂合子比例为2:3),和遗传因子是Bb和 bb的玉米(纯合子与杂合子比例为1:2)分别间行种植,豌豆和玉米的子一代的显隐性之比分别为 A.17:3、5:4 B.17:3、11:25 C.91、5:4 D.9:1、11:25 3.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创造性地使用假说演绎法研究遗传规律。下列有关假说演绎法的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亲本正交反交,子一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属于观察分析 B.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属于提出的假说 C.设计测交实验推导出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属于实验验证 D.归纳法和假说演绎法得出的结论都是真实可信的 4.人类秃顶受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控制,其表达具有性别差异一男性中基因型为BB或Bb时表现 为秃顶,bb表现为正常;女性中BB表现为秃顶,Bb和bb均表现为正常。某一秃顶男性与某一正常 女性婚配,关于其子女是否出现秀顶及概率大小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儿子秃顶概率100%,女儿秃顶概率50% B.儿子秃顶概率75%,女儿秃顶概率25% C.儿子秃顶概率100%,女儿秃顶概率为0 D.儿子秃顶概率50%,女儿秃顶概率50% 高一生物试题 第1页(共6页)】 5.某种小家鼠的毛色和尾长独立遗传,黄色(Y)对灰色(y)为显性,短尾(T)对长尾(t)为显性,但当雄配 子中同时存在基因Y、T时不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小家鼠群体基因型共有8种,不存在基因型YYTT的个体 B.该种小家鼠群体的所有雄性个体中,配子的致死率最高的是1/2 C.某黄色长尾雌家鼠与某灰色短尾雄鼠杂交,子代不可能出现四种表型 D.某对黄色短尾家鼠雌雄交配,后代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可能为5:3:3:1 6.某二倍体动物(2)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表示体细胞,甲只能表示卵细胞或精子 ■核DNA B.戊→丁和丙+甲发生的主要变化均是着丝粒分裂 圆染色体 染色单体 C.四分体中染色单体互换发生在戊,染色体复制发生在丙→戊 D.丙、丁、戊中,均会出现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甲乙丙丁戊时期 7.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2N=20)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物质或细胞结构变化的部分曲线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十数量 时场 A.若该图表示中心体的数量变化,则AB段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B.若该图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则CD段可能为细胞分裂的末期 C.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量变化,则BC段着丝粒一定分裂 D.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则CD段对应的值应该为10 8.克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表现为患者体细胞中含有两条X染色体和一条Y 染色体,其成因与亲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异常有关。某色盲携带者与正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