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礼中学2025届模拟试卷(二)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9 10 11 12 答案 C CB CD D D D B A 1.C【解析】端粒酶催化延伸端粒DNA需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A错误;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RNA中还含有P元素,故仅由C、H,O、N四种化学元素组成错误,B错误;端粒酶只在不断分裂的细胞中具有 活性,故在干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较高,C正确;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为端粒缩短,端粒酶可延长染 色体的长度从而减慢细胞衰老,D错误。 2.C【解析】线粒体嵴损伤,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过程可以产生H2O,A错误;图中甲过程属于胞吞 过程,该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图中乙过程属于细胞自噬途径,包襄着待降解物 质的泡状结构,其运输与细胞骨架有关,C正确;合成、加工、转运溶酶体内水解酶所经过的细胞器依次为核糖 体、内质网、高尔基体,D错误。 3.B【解析】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B错误。 4.C【解析】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可以流动,植物还可以调整叶绿体的位置避免强光损伤叶绿体,A正确;据图分 析可知三种色素中对光能耗散能力最强的是b,因单环氧玉米黄质的含量在一天中相对平稳,三者相互转化关 系为ac>b,B正确:正午12:00时,虽然有效光强最大,但是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一 定达到一天中最大,C错误:叶黄素循环通过动态调节光能分配,平衡光合作用效率与光保护需求,D正确。 5.D【解析】由题意可知,患病妇女为杂合子,该显性致病基因可以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以位于X染色体上,A 正确;在获能溶液中精子入卵(次级卵母细胞)的时期是②,B正确;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 离,其上基因也随之分离,最终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二者基因互补,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其上基因也随之分离,最终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二者 基因相同,且卵细胞可用于受精,而极体最后退化消失,因此可选择极体1或极体2用于基因分析,C正确;若 显性致病基因用A表示,位于常染色体,则患病妇女基因型为A,丈夫正常,基因型为a,自然生育患该病子 女(A)的概率是1/2:若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患病妇女基因型为XAX,丈夫的基因型为XY,自 然生育患该病子女(XAX,XAY)的概率是1/2,D错误。 6.D【解析】per>、per'基因均由野生型基因per+突变而来,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pers基因 编码的蛋白质与野生型的pr+编码的蛋白质相比增加了一个亮氨酸,B错误;p,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野生 型的r+编码的蛋白质相比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因为终止密码子提前,C错误;因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 种群中雌性个体有6种基因型,雄性个体有3种基因型,共9种基因型,D正确。 7.C【解析】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A错误:第①组结果不能说明高浓度硝酸铵能诱导野生型拟南芥根 毛分叉,需再设置野生型拟南芥十清水组作为对照,B错误;第①③④组对比说明IAA和乙烯都能抑制野生型 拟南芥根毛分叉,C正确;四组实验结果说明IAA和乙烯共同抑制根毛分叉的作用更强,但不能说明IAA和乙 烯之间的作用关系,D错误。 8.D【解析】图中只有草陵虫存在时藻类数量变化的数据,无法得知单独培养时两种藻类的生长情况,A错误; ,点时藻类M的数量在下降,表明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而此时藻类N的种群数量在上升,表明其出生率大于死 亡率,二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相同,B错误;存在草履虫时,藻类M数量一直在下降,而藻类N的数量在增 加,表明藻类N与藻类M的竞争作用减弱,但不加草履虫的情况无法得知,可能共存,也可能无法共存,C错 误;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