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5976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杠杆 讲义(含答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54648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下册,期末
  • cover
知识点一: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当支点发生改变时,杠杆也会发生改变) ②动力:使杠杆旋转的力 ③阻力:阻碍杠杆旋转的力 ④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⑤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练习题1:(2023江汉区八下期末)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受到的阻力为F2,则撬动这块大石头所需的最小作用力F1,及动力臂l1表示正确的是( D ) A. B. C. D. 练习题2:如图所示,用力打开夹子过程中,标注的夹子支点、动力、阻力正确的是( A ) A. B. C. D. 练习题3:(2023江汉区八下期末)如图所示,手机支架底部有一个较重的底座,将支架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部手机后,支架最不容易翻倒的是( ) 知识点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含支架)、钩码、细绳 实验步骤: ①使支架在杠杆中心 目的: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②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状态 目的:可以方便直接读取力臂 ③在杠杆一侧挂上适量钩码,在另一侧的某一位置也挂上适量钩码,使杠杆依旧保持在水平状态 ④改变钩码数量和钩码位置,多次实验 ⑤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实验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 F2×L2 练习题1:(2024新州区八下物理期末)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砝码。图甲是杠杆调节前的位置,图乙、丙、丁是杠杆调好后三次的实验情景,则( A ) A. 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将如图甲所示杠杆的平衡螺母适当往右调 B. 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C. 将图丙中两端各加一个钩码,杠杆仍然平衡 D. 如图丁所示,将拉力方向从竖直方向改为虚线方向,拉力F大小将不变 知识点三:杠杆的分类 ①动力臂>阻力臂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阻力 (省力杠杆) ②动力臂=阻力臂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阻力 (等臂杠杆) ③动力臂<阻力臂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阻力 (费力杠杆) 练习题1:(2024江岸区八下期末)如图所示的场景和工具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扳手 B. 赛艇的船桨 C.简易抽水机的手柄 D. 搬动巨大木料的横杆 练习题2:(2024洪山区八下物理期末)使用机械可以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使用下列杠杆能节省距离的是( ) A.自行车手闸 B.羊角锤 C.核桃夹 D.垃圾钳 练习题3:(2024武昌区八下物理期末) 如图是皮划艇比赛时的场面,当运动员用船桨向后划水时,皮划艇向前运动,这利用了力的作用是_____,运动员手中使用的船桨属于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使用它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功,若运动员想要使所用的力小一点,则应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两只手之间的距离。 练习题4:(2024东湖高新区八下物理期末) 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工匠通过杠杆将巨木一端抬起时的情景,图中横杆和支架组成了一个杠杆。关于该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杠杆的动力臂比阻力臂短 B. 杠杆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小 C. 增大工匠与支架之间的距离,工匠抬起巨木时更费力 D. 减小横杆上悬绳与支架之间的距离,工匠抬起巨木时更省力 练习题6:(2024蔡甸、黄陂、江夏区八下物理期末)如图是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利用木棒搬动巨大木料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匠在利用支架撬动巨大木料时利用了杠杆省力的原理 B. 巨大木料的下方垫上小圆木是利用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的 C. 支架下方垫上些许小石块可以增大摩擦 D. 增大横杆上悬绳与支架间的距离,工匠抬起巨木时更省力 练习题7:(2023江汉区八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