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6453

19《光的魅力》教学设计(表格式)四年级美术下册人教版

日期:2025-11-1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256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光的魅力,教学设计,格式,四年级,美术,下册
  • cover
19《光的魅力》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光的魅力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19课 版本 人教版 册别 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融拓展性、探索性、创造性于一体。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光对美术作品的影响以及光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光有自然光,如太阳光、月光等;也有人造光,如烛光、灯光等。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也需要光的照射才能展现其艺术感染力。特别是在很多现代艺术作品中,光更成为艺术家重要的创作元素。教科书选取了美术大师毕加索用光画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焰火作品《大脚印和笑脸》及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灯光场景效果作为欣赏图例,目的就是展示光作为艺术创作媒材而为艺术作品带来的绚丽迷人的视觉效果。 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学生已掌握基础绘画技能,对光影变化有初步感知,但缺乏系统认知和综合创作经验。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探究式(观察光影实验)、互动式(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小组制作)、学科实践(动手创作)。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光影艺术作品展示)、实物投影仪、智能白板、LED灯等光源设备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通过观察与讨论,能列举自然光与人造光的区别,理解光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科学素养)。 通过合作探究,能用纸张、桔子皮等材料制作简易光影作品,并创意展示(艺术表现力) 在制作过程中体验传统工艺(如皮影戏)的智慧,培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文化理解 1.课堂提问记录、小组汇报展示(师评+互评)。 作品完成度、创意性评分表(自评+师评)。 2.作品完成度、创意性评分表(自评+师评)。 3.学习单反思记录、小组合作过程观察(师评)。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光与美术的关联性,光影作品的制作与展示。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创意光影效果。 1. 实物演示:用LED灯照射不同材质观察光影变化 2. 分步示范桔子灯制作流程 3.提供“光影实验盒”(彩色玻璃纸、镂空卡纸等)进行探究 4设置“最佳光影魔术师”小组竞赛机制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教学导入(5分钟) 情境导入 1.沉浸式体验(2分钟) 教师关闭教室灯光,拉上窗帘,营造全黑环境 突然点燃电子烟花棒(安全型),在黑暗中划出金色光轨 同步播放城市灯光秀混剪视频(背景音乐:坂本龙一《Energy Flow》) 感官刺激提问 教师高举发光物:"这是老师昨晚在江边拍的夜景(展示手机光绘照片),同样的街道,白天和黑夜你更爱哪种美?为什么黑暗中反而更惊艳?" 学生A:"晚上的灯光像星星落在地面!" 学生B:"黑暗让光的颜色更鲜艳了!" 2.对比实验(2分钟) 取出蒙着黑布的收纳箱,箱内放置: 普通石块(左侧) 荧光石(右侧) 先开箱展示普通石块:"谁能让这块石头变魔法?" 学生尝试用自带台灯照射无变化 戏剧化揭晓 关闭教室灯光,打开紫外线手电筒照射荧光石 石块瞬间呈现蓝绿色辉光,引发"哇"声惊叹 3,追问链设计(1分钟) 教师:"刚才的魔法时刻,是石块本身美?还是光创造了美?" 学生C:"光让看不见的美出现了!" 教师:"如果光会说话,它会对美术家说什么?" 学生D:"快用我来画你们看不见的画!" 文物穿越展示 通过AR技术,在课桌上空全息投影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 滑动时间轴展示:自然光照褪色壁画 vs 数字复原光影原貌 教师:"你们现在看到的金光,和一千年前画师看到的,是同一种光的魔法 学生:用手机电筒进行动态光影表演。 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光影现象,自由发言。 从生活经验切入,激发探究兴趣 二、新知探究(15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