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五 人口老龄化———中考语文热点考点训练 一、热点解读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人口数据:2024年末全国人口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中国总人口已连续3年负增长。全年出生人口为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9‰。 2024年人口形势有哪些变化? 1、老龄化进一步加剧,202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上升至15.6%,预计在2032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 2、出生人口反弹,由于堆积生育意愿释放及龙年生育偏好显现等,出生人口有所反弹,2024年出生人口同比增加52万人,为近8年首次正增长。 3、不婚化加剧,由于“无春年”、年轻人口减少、结婚成本过高、婚姻观念改变等,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较2023年减少157.6万对,降幅为20.5%。 4、性别比逐渐改善,2024年总人口性别比为104.3,较2023年小幅下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5、城镇化稳步提升,2024年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7%,比2023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 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人口因素影响重大深远,生育政策调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一。 生育政策正在积极改变。全社会已经开始高度关注中国的人口问题,政策也逐渐向鼓励生育转变。从“放开三孩”到“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减轻家庭负担”。 期待更多行之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出台,未来的生育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鼓励生育的力度。相信经过一系列长短结合的措施,未来中国人口有望长期健康均衡发展。 二、应用练习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人曾经为社会贡献了青春与热血。作为年轻人,我们理当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班级开展了一次“关爱老年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有位同学收集了两则有关老年人的材料。仔细阅读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材料一 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 41亿人,占总人口 17. 3%。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形成了现在的“4 + 2+1”家庭: 4个父母长辈、夫妇2人、1个孩子。越来越多的 “4+2+1”模式家庭,将面临经济上、时间上等诸多的养老问题。 材料二 重庆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尹希果说:“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将会持续。而在人口老龄化加快的过程中,个人经济赡养负担和国家的资产负债都会不断增加。” (2)你准备邀请同学小伟去敬老院做好事.他却说:“老年人的生活安逸极了,比我们要好得多,关心老年人不如关心自己。”你这样对他说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预计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满足数量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全社会下大气力来应对。 (来源:人民网) 材料二 ①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饮菊花酒,也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作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