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04735

26 回忆鲁迅先生 教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34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 cover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素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挖掘人物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愧的伟人。这就是鲁迅先生。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如果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描绘了法国社会的风俗史,托尔斯泰的作品是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那么鲁迅的杂文深刻反映了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那么,在你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正像同学们所讲,鲁迅先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民族不朽的灵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人格的写照。毛泽东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给予鲁迅高度的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而事实上,伟人也拥有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萧红,走近鲁迅先生,去了解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二、答疑解惑 针对同学们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学习。 问题1: 读完本文以后,对鲁迅先生有何新的认识? 平易近人 乐观开朗 博学 问题2: 鲁迅先生既然看过美学书,对着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什么文章开头说他不太注意人的衣裳,“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说明比较尊重别人。 说明他的注意力不在这些方面。 (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谈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问题3: 为什么写海婴喜欢拉我的小辫子?这似乎跟写鲁迅先生没有多大关系? 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位慈父。 说明鲁迅先生很懂儿童心理,丰富了他的慈父形象。 问题4: 萧红从先生的饮食起居写到待人接物等许多日常小事,为什么单单从笑写起? 表现鲁迅先生乐观开朗的性格。 让人觉得他亲切、可亲,拉近了伟人与读者的距离。 问题5: 文中提到先生对青年人字迹潦草“深恶痛绝”,为什么还是戴上眼镜一一展读? 真心关爱青年人,对青年人既要求严格,又满怀慈爱。 问题6: 文中“贩卖精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直接点明冯雪峰的身份? 是隐晦的说法,生活在国统区,不便公开说。 说明鲁迅先生与共产党人关系密切。 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鲁迅先生说话风趣、幽默。 教师小结: 一直以来,人们眼中的鲁迅先生是冷峻严肃的,作家萧红却让我们看到了先生平易、随和、宽厚慈爱的另一面。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生活中的鲁迅先生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而是一位乐观开朗,充满人情味的长者。他生活俭朴,待人热情诚恳。他不是共产党人,却是共产党人最可信任的同志,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共产党人。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刻画鲁迅先生,展现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的呢?现在我们继续研究同学们在写法方面提出的问题。 问题7: 文中主要描写了有关先生的哪些细节?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细节描写来刻画鲁迅先生呢? 走路的姿势。 戴眼镜看字迹潦草的书信。 亲自校对瞿秋白《海上述林》文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