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华家住平原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700 mm左右,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请问小华家属于下列哪一地区(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成都平原 D.亚马孙平原 2.关于北方地区的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B.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 C.太行山脉将黄土地分为南北两部分 D.长白山脉将黑土地分为东西两部分 3.“最喜北方的秋色,白云蓝天,疏风淡影。满目随风而逝的榆钱儿、槐针儿、梧桐大片,淡红浅黄,斑驳陆离……”这是某散文集中对北方景色的描述。下列各省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湖南省 B.江西省 C.湖北省 D.吉林省 4.不同地理环境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我国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就大多出生在(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华北平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列对其缺水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工农业发达 B.城市、人口众多 C.水污染严重 D.泥沙淤积严重 6.结合下图信息可知,辽中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人口稀少,农产品丰富 ④科技力量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东北地区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有( ) ①自然资源日益枯竭 ②产业结构老化 ③劳动力不足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8.振兴东北工业应重点提高( ) A.劳动力工资 B.森林覆盖率 C.工业技术水平 D.粮食产量 梅河口市地处吉林省长白山西麓,当地采松子、食松子的传统源远流长,有着“十斤汗水一颗塔,十斤松塔一斤子”的顺口溜。来自全世界的松子,在梅河口加工,并被开发出新产品,然后再销往世界各地,成为称雄世界的“松子贸易帝国”。结合材料完成9~10题。 9.“十斤汗水一颗塔,十斤松塔一斤子”,说明当时的松子加工需要( ) A.大量的劳动力 B.充足的资金 C.先进的技术 D.丰富的能源 10.梅河口市发展松子特色产业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借鉴意义,不包括( ) A.开发新产品 B.采用新技术 C.加强内外联系 D.开采矿产资源 1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12.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 ) A.二人转 B.信天游 C.京东大鼓 D.对山歌 13.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质疏松 ②植被少 ③地形平坦 ④夏季降水集中 ⑤过垦过牧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14.水土流失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如图是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模拟实验之一(实验中都使用粘土),图中实验模拟的是哪个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A.地表土质 B.植被疏密 C.坡度陡缓 D.降水强度 15.以下哪些人类活动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 ) ①在陡坡修建梯田 ②在缓坡开辟耕地 ③打坝淤地 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首都北京不仅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还有规模宏大的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等,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17.伴随着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将迁往周边城市,这对北京的影响是( ) ①交通压力将有所减轻 ②政治中心地位将大幅度降低 ③城市空气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④住房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图是北京市经济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关于北京市经济结构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