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8589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件(共51张PPT)+素材

日期:2025-05-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00次 大小:472529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课件,PPT,51张,下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课件网)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新课导入 有一位作家,他的一生是个奇迹,尽管他饱受病痛折磨,却从未向死神低头;尽管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依然不向命运屈服;尽管他躺在病床上,他依然创作了一部不朽的生命之作。这部作品被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喜爱,被视人生的路标,精神的补品。这位作家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这部作品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今天让我们走近这部红色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同来探索他的成长经历有何独特之处? 学习目标 1、探讨英雄本色,弘扬钢铁意志,感悟信仰力量。 2、梳理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分析人物形象。 3、了解自传体小说特点,掌握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01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任务一:基础闯关·识记字词和文常 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作家,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2岁开始劳动生涯,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在伤病复发导致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935年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列宁勋章。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写作背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1927年初,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因瘫痪卧病在床,双目失明。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决意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时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开始构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故事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创作背景你知道吗? 写作背景 作品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别于1932年和1934年刊登在苏联的《青年近卫军》杂志上。这本书最早于1937年被译介到中国。1942年梅益先生根据阿列斯·布朗的英译本转译了此书,并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这也是至今为止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版本。1999年,在“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的评选活动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位居榜首。2000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中国版20集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引发全民热议。 作品影响 知识链接 自传体小说 是传记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 作者部分人生经历 主人公部分人生经历 11岁童工 1919年加入红军 1927年全身瘫痪 开始小说创作 1922年过度劳累 重度残疾 2岁被开除 当食堂杂役 参军,当骑兵 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 开始小说创作 经济建设时期 过度劳累身患重疾 预习检查 预习检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怎样的一部书,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请在课本“导读”中圈画出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位在革命烈火中百炼成钢的无产阶级战士———保尔·柯察金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他的生活和情感世界。这部小说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以其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浓重的励志色彩,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 1937年中译本首次发行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进步青年被保尔钢铁般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所震撼、召唤,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教材第1段) 预习检查 书中有一段名言流传甚广:“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你能接着说出后面的话吗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