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解决问题的策略(1) --画线段图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数学小讲师 小宁和小春收藏的邮票枚数相同,两人共有72枚。他们各有邮票多少枚? 你是怎样想的? 72÷2=36(枚) 答:小宁和小春各有36枚邮票。 探索策略 小组交流: 1.如何画图表示清楚条件和问题? 2.你能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思考小宁和小春两人邮票数量同样多? 3.想一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4.试着检验 结合这几个问题,把你的预习成果在小组中交流,并用红笔做好补充。 遇到困难或出现争议,同伴之间可以相互协商、讨论、补充。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① 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应该是怎样的?你能表示线段图里的数量吗? ② 你能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想想先算什么?结合线段图说说怎样使小宁和小春两人邮票数量同样多? ③借助线段图想一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④ 检验上面的解答对不对,有哪些方法? 结合这几个问题,把你的预习成果在小组中交流,并用红笔做好补充。 1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精讲点拨 小宁 小春 ?枚 ?枚 72枚 多12枚 画线段图整理条件问题 两人邮票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先算出小春有多少枚。 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 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 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精讲点拨 小春把多的12枚中的6枚移给小宁,使得两人邮票枚数同样多,这时两人邮票总数不变,求出小春和小宁各多少枚。 这三种方法在思考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精讲点拨 小宁 小春 ?枚 ?枚 72枚 多12枚 12枚 +12枚 小宁 小春 ?枚 ?枚 72枚 多12枚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72-12)÷2 =60÷2 =30(枚) 30+12=42(枚) (72+12)÷2 = 84÷2 = 42(枚) 42-12=30(枚) 宁 春 春 宁 精讲点拨 72÷2=36(枚) 春 36+6=42(枚) 宁 36-6=30(枚) 精讲点拨 检验,并写出答案。 答:小宁有邮票 枚,小春有邮票 枚。 42+30=72(枚) 42-30=12(枚) 42 30 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要分几步进行? 先检验两人邮票的总数是不是72。 还要检验小春是不是比小宁多12枚。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1 画线段图能使 数量关系更直 观、更清楚。 把得数代入原题检验,要符合所有已知条件。 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容易找到解题方法。 回顾反思 通过画一画、圈一圈,认识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探索周期排列的规律时,画图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找出规律。 解决问题时,经常要画线段图或示意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1 回顾反思 同步练习 科技书和文艺书各有多少本? (105+15)÷2 =120÷2 =60(本) 60-15=45(本) 答:科技书有60本,文艺书有45本。 1.看图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运用策略 同步练习 2.两个小队的少先队员去植树,一共植了34棵。其中第二小队比第一小队多植4棵。两个小队各植树多少棵?(先根据题意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34+4)÷2 =38÷2 =19(棵) 19-4=15(棵) (34-4)÷2 =30÷2 =15(棵) 15+4=19(棵) 答:第一小队植15棵,第二小队植19棵。 运用策略 运用策略 每条短花边长多少厘米?长花边呢? (90-10)÷4 = 80 ÷ 4 = 20 (厘米) 20+10=30(厘米) (90+10×3)÷4 = 120 ÷ 4 = 30 (厘米) 30-10=20(厘米) 答:每条短花边长20厘米,长花边长30厘米。 3.李娟在手工课上剪了4条花边(如下图) 或 4.一个双层书架,上层书的本书是下层的3倍。如果从上层搬60本到下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