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 分,每小题 1 分) 1-5: C B D A D 6-10: C C A A A 11-15: C C D D C 16-20: C B B A A 二、非选择题(30 分) 21.(6 分) (1) 历史悠久;承载文化内涵;建筑风格独特;体现审美观念;是文明的见证。(任答三点, 3 分) (2) 示例:龙门石窟。理由:它是大型石刻艺术宝库,融合多种艺术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 和历史价值。(2 分) (3) 示例:设计“天地之中”建筑书签,选取少林寺、嵩岳寺塔等建筑造型,印上建筑简介。 (1 分) 22.(6 分) (1) 从外国人创办到国人创办;数量增多;反映不同政治主张;内容和形式不断革新。(任 答三点,3 分) (2) 如《民报》宣传三民主义,为辛亥革命提供思想舆论支持,推动革命发展。(2 分) (3) 近代报刊反映时代需求,推动时代进步;时代发展促进报刊内容和形式演变。(1 分) 23.(6 分) (1) 困难: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快,危害大。成就:沙漠化土地面积缩减,实现生态转变。 (3 分) (2) 原因:政策支持;科研创新;经验推广;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治沙人传承奉献。(任 答两点,2 分) (3) 示例:治沙护绿,守护家园。(1 分) 24.(6 分) (1) 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宪法确立民主政治;重视科技发明;颁布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 (任答三点,3 分) (2) 1929 - 1932 年经济下滑,1933 - 1934 年经济回升。(1 分) (3)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智慧:依据国情调整政策;运用法律手段;注重民生。(2 分) 25.(6 分) 示例短文: 题目:《合作共进,应对挑战》 当今世界,分裂对抗危害巨大。一战、二战给人类带来惨痛灾难。而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等国际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国际合作。面对气候变化、疾病传播等全球性问题,各国唯有携 手合作,共享资源技术,才能有效应对。人类应汲取教训,摒弃对抗,以合作求共赢。13、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上海约270家工厂迁往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约有 21万人支援外地,其中技术工程人员约2.3万人,熟练技工约8万人。上海的这一做法 A、是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 B、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C、开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 D、使我国产业结构完善均衡 14、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从神舟飞船到探月的“嫦娥”和下海的“蛟龙”, 这些成果的涌现反映我国始终重视: A、体制改革 B、发展经济 C、睦邻友好 D、科技创新 15、下表是“毛里求斯”名称的变化表,表中的史实反映出: 时间 所属 名称变化 1505年 葡萄牙 以航海家马斯克林名字命名为“马斯克林”群岛 1598年 荷兰 以荷兰国王“莫里茨”名字更名Mauritius“毛里求斯” 1715年 法国 更名为“法兰西”岛 1814年 英国 被重新命名为“毛里求斯”,于198年宣告独立 A、英国率先成为海上霸主 B、世界地理认知不断更新 C、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 D、早期殖民扩张竞争激烈 16、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 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 义: A、是个人智慧的结晶 B、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 C、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 D、是对人类成果的总结 17、明治维新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1881一1893 年间,日本工厂数目由1100家增加至3340家,到20世纪初,日本完成工业革命。这表明: A、经济发展引发政治变革 B、政治变革促进经济发展 C、殖民侵略引发政治变革 D、国际地位制约经济发展 18、“我们向岛的内地进发…高处,空气越发湿润起来…树上,雀鸟利用他们灵巧、 锐利的喙完成捕食工作,它们的身形相似,但鸟喙却有着很大的差别。这让我产生出一种 猜想:物种间的差别是否是为了适应生存的需要而演变的呢?”请你判断这段日记应该属 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