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51234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6953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二模
  • cover
五华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4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收好,以便讲评。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认为,山水是中国人心中的神。中国人与山水的关系,在滇南红河哈尼梯田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一千三百多年前,哈尼先民为了寻找族群栖(qī)居地而奔走,坡陡谷深的哀牢山让他们停下迁徙的脚步。哈尼先民在这里依山势开垦(kěn)农田,修筑堤埂,把梦想_____给这片土地。他们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流,通过水笕沟渠引进梯田。经过千年的努力,哈尼人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地艺术品。梯田和山水巧夺天公的组合,成就了令世界称奇的山水文化。 从空中俯瞰,元阳梯田大者如曲池,小者如桌面,从山脚顺着坡势蜿蜒向上,层层叠叠,蔚为壮观。初春,大小不一的田里盛(shèng)满清水,在晨曦中波光粼粼;夏日,_____的梯田是大地谱写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生命的韵律;秋天,稻谷成熟,满山一片金黄,夕阳西下时,群鸟啾唧;冬天,美丽的哈尼少女牵着暮归的水牛,走向炊(chuī)烟袅袅的蘑菇房。这时,你看到的是一幅淳朴秀美的山水画和一曲天地交响乐的雄浑。 与哈尼梯田耕作文化_____而生的,还有哈尼人的生态智慧。“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水流穿梭其中”的“四素同构”_____生态系统,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是哈尼先民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和农业文化景观的杰出范例。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栖(qī) B. 垦(kěn) C. 盛(shèng) D. 炊(chuī)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巧夺天公 B. 俯瞰 C. 蜿蜒 D. 蔚为壮观 3. 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托付 疏密有致 相应 环绕 B. 托付 错落有致 相伴 循环 C. 交付 错落有致 相应 环绕 D. 交付 疏密有致 相伴 循环 4. 文中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看到的是一幅山水画的淳朴秀美和一曲天地交响乐的雄浑。 B. 你看到的是一幅山水画的淳朴秀美,听到的是一曲雄浑的天地交响乐。 C. 你看到的是一幅淳朴秀美的山水画和一曲雄浑的天地交响乐。 D. 你看到的是一幅淳朴秀美的山水画,听到的是一曲雄浑的天地交响乐。 5.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搬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兵法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①当然,专注绝不是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 ②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 ③从表面上看,这是因为外物纷扰、诱惑太多 ④心散志衰,无须外界干扰,自己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了 ⑤其实不然,根由还在于心不静 A. ⑤②④③① B. ③⑤④①② C. ⑤①②③④ D. ③⑤①④② 6. 名篇名句默写 (1)小羽正在为参加“花朝节汉服秀”做准备,只见她端坐梳妆台前,“_____,_____”(《木兰诗》)。经过精心装扮,一个充满古典韵味的美好形象便出现在众人面前。 (2)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两句,用“一”和“千”两个数词表现出黄鹤离去的绝尘之意和世事变迁、岁月沧桑之感。 (3)《儒林外史》里的王冕,以画荷闻名,他性情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用“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来形容他可谓恰如其分。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5分) 从20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