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51473

2025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694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四模
  • cover
九年级第四次模拟语文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有三种影响比较大的说法□仓颉造字、伏羲造八卦、神农“结绳为治”。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而汉字的使用可以_____(追溯/追缉)到商朝。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艺术,在众多古文化日渐xiāo声匿迹的今天,它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反而在几千年的发展中,_____(建设/孕育)出中国独特的汉字文化。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和载体。你只要悉心品味汉字,认读汉字,运用汉字,就会发现其世界丰富多彩,令人_____(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1)xiāo声匿迹( ) (2)智慧( ) 2.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追缉 孕育 眼花缭乱 B.追缉 建设 眼花缭乱 C.追溯 建设 目不暇接 D.追溯 孕育 目不暇接 3.语段中“□”处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顿号 B.分号 C.冒号 D.省略号 4.下列对语法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艺术”的句子主干是:汉字是艺术。 B.“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一句中,“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是状语。 C.“独一无二”“品读汉字”是并列短语和动宾短语。 D.画波浪线部分有语病应改为:你只要悉心品味汉字,运用汉字,认读汉字 5.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名句。(7分) 品读古诗词,欣赏祖国大好河山。曹操《观沧海》中,(1)“水何澹澹,”两句,写出了海边海浪翻涌,岛屿高耸的壮阔景象;崔颢《黄鹤楼》中,(2)“,”两句,写出了汉阳原野和长江小洲的葱茏之景。 品读古诗词,品味古人爱国之心。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3)“,”两句,表达了词人渴望收复失地,从而青史留名的宏愿;杜牧《泊秦淮》中(4)“,”两句,以叙事引出议论,写出了诗人对不理国事的达官显贵的讽刺。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1题。(15分) 材料一: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材料二: 满城雪积万瓦铺银鳞次高低尽若堆玉。时登高楼凝望,目际无痕,大地为之片白。日暮晚炊,千门青烟四起,缕缕若从玉版纸①中,界以乌丝阑②画,幽胜妙观,快我冷眼。恐此景亦未有人知得。 (选自高濂③《雪后镇海楼观晚炊》) 【注释】①玉版纸:光洁坚致的宣纸。②乌丝阑:指在纸或绢素上画或织成的黑色界格。亦泛指有这种黑色界线的书法用纸,阑,即栏。③高濂:明代戏曲作家,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在朝廷做官,后隐居西湖。 材料三: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①来。 【注释】①凤沼:凤凰池。宫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设在宫中,接近皇帝,因称中书省为“凤凰池”。题目中的“王二十舍人”为中书舍人,故有此说。 6.材料一的作者是_____(时期)文学家_____(人名)。(2分)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拏一小舟(购买) B.拥毳衣炉火(裹、围) C.焉得更有此人(还) D.舟子喃喃曰(船夫) 8.材料一结尾舟子用“痴”字形容作者,说说这个“痴”字有什么深刻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