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51563

吉林省长春市2025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551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吉林省,长春市,2025年,第三次,中考,模拟
  • cover
吉林省长春市2025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2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 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这里,半年被冰雪覆盖,但却有一个四季如春的名字[甲1长春。关于“长春”的由来,有不同 的bǎn( ) 本,然而,我更愿意相信这种说法:“长春”来 自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古老的肃 慎语“茶啊冲”,“茶啊冲”是古代肃慎人祭天时的祈福之语。 地处松嫩平原东南端、莽苍苍东北大平原中心,坐拥榆树“天下第一粮仓”,歌曲里历史悠久 的松花江支流伊通河穿城而过。长春,确实是被上天祝福的城市。 一段伪满洲国的历史,为它添上多重又复杂的成分。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 · 溥仪的宫廷遗 址就在这里。拨开历史烟云,如今的长春,依然能随处捕捉到那段旧梦的遗存与碎片。 走在长春街头,一棵棵列队的矮松被白雪拥抱的样子,像极了小矮人的屋子。空气里的凛 liè ( ),被童话的甜味冲淡。长春人的个性,爽朗[乙]直接、有劲道,像雪后酌饮的一杯度数正 好的烈酒。 长春,复杂的历史,多重的脉搏,城市的旧梦与新景,在东北大平原漫天彻地的雪雾里,交织 着展开。 (选自《长春:旧梦与新景》有删改) 1. 根据语境为文中加点的“处”字写出正确的读音。(2分) 地处( ) 随 处 ( ) 2. 结合文段语意,根据所给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2分) bǎn( ) 本 凛liè( ) 3. 在选段[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甲]( ) [乙]( ) 4.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一处表达上的错误,请加以改正。(2分) 修 改 : 5.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7分) 古诗文记录着作者的足迹和情思。唐代的杜牧行经赤壁,借一件古物写下 (1)“ , ”的论断,北宋的苏轼夜游承天寺,对满院月光发出 (2)“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慨叹;南宋的辛弃疾登临北固亭,用曹操之语表达(3)“的 心愿;元代的张养浩来到潼关,望西都遗址抒发(4)“ , 的伤感。古人的作品告诉我们;且行,且思,且记,定能有所广益! 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1题。(15分) 【材料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材料二】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 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孙权劝学》) 【材料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①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 七略、 四库② .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 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度③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予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 辄省记。通籍④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嶂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 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生固幸而遇予乎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注释】①随园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