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05261

初中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1《与朱元思书》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96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初中,人教,语文,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
  • cover
21 与朱元思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背诵并默写全文。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2.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 1.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 :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调节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风景图片 小黑板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方法: 调节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 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景点。(学生讨论回答。)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 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从网下载的浙江富春江的风景图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展示风景图片,学生讨论回答。) 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 “美”。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展示目标(口述目标) 三、自学释疑 1、教师布置自学任务: (1)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初读全文,注意语句的节奏、重音、停顿,掌握下列生字。(小黑板出示) 飘荡(dàng) 急湍 (tuān) 轩(xuān)邈 泠泠(líng) 经纶(lún) 横柯(kē) (2)掌握本文作者及出处。 2、生自学,师巡视指导,从中发现断句及读音之误。 3、教师补充作者简介:吴均出生寒贱,自幼好 学而有超群的才华,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赏,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曾做过吴兴主簿、建安王伟记室、国侍郎等官后官至奉朝请。他为人耿直,因私下写《齐春秋》,并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萧衍“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不久又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 4、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或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四、训练操作 大家在进行了充分的自学后,我们共同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 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从节奏、重音、停顿上进行指导。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 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朗读形式:(1)教师范读 (2)同桌对读 (3)男女生间读 (4)全班齐读 教师要注意每次读后及时进行纠正,经过反复朗读后达到熟读课文 二、疏通文意 要与古人对话还需过翻译这道关,请大家对照书下注释和手头的参考资料进行翻译,给大家六分钟时间,看谁的古文翻译能力最强! a学习形式:把全班分为四组,每组翻译一段 b教法指导:古文翻译要注意逐字翻译,灵活成句;字字正确,语句通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