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 前 暖 场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解读 第四单元 核心知识点 一个基本制度: 一个指导方针: 两个成功实践: 一个发展趋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巩固 促进 2022年课标内容要求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时空坐标 中国 世界 1967年 “欧共体”成立 1991年 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 1993年 欧盟成立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 壹 民族大团结 基础知识梳理 依据 历史特点:中国历史上长期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现实情况:各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 含义 在_____领导下,_____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_____的制度。 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_____和基本国策 确立过程 ①制度确定:1949年通过的《_____》确立实行 ②载入宪法: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③颁布实施:1984年《_____》颁布实施 实施状况 目前已经建立了五个民族自治区:_____、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意义 ①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②对维护_____、巩固_____和促进少数民族_____具有重大意义。③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奠定基础。 国家统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 自治权 基本政治制度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内蒙古自治区 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 地区发展 共同发展 共同富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前提 实行地区 实施权限 最早设立的,也是唯一一个在新中国成立前设立的 基础知识梳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时代的发展 ①中共中央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易混易错点 我国的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础知识梳理 方面 措施 作用/意义 政治 经济 文化 战略 交通 行动 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革命 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采取优惠政策,给予人员、技术、资金、物资等支持,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末,进行西部大开发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西北大开发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脱贫攻坚 17. 图1(来源:2019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7页)和图2(来源:202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7页)所反映的史事( ) 后发生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 B. 彻底改变了当地实行的社会制度 C. 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所有问题 D. 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史料研读 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从古代的孝文帝改革、边疆民族习用“雅歌儒服”、中原盛行胡衣胡帽,到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总书记如数家珍地讲述,听者耳熟能详,引起广泛共鸣,进一步激发了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自信心。 ———摘自《中国民族报》,2021年1月26日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思考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哪一项基本政治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