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关雎( ) 参差( ) 荇菜( ) 寤寐( ) 跻( ) 芼之( ) 坻( ) 涘( ) 沚( ) yǎo tiǎo( ) 琴sè( ) 溯huí( )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在河之洲( ) (2)寤寐求之( ) (3)君子好逑( ) (4)左右流之( ) (5)钟鼓乐之( ) (6)道阻且长( ) (7)白露未晞( ) (8)宛在水中央( ) 4.区别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 (1) (2) 5.根据要求填空。(8分) (1)《诗经》是我国_____,收录了从_____。 这些诗歌分为_____,写法上有_____,其中最能体现《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是____。 (2)《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 (3)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_____”描绘了三峡夏日水势之汹涌;“_____”, 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意…… (4)《诗经》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男女爱情的名篇佳作,如《蒹葭》一诗,全诗通过“溯洄从之,_____,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6.从下面《诗经》节选的句子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4分)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_____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_____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_____ (4)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诗经·郑风·将仲子》)_____ 7.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结构相同,上下文意连贯,并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 你的祝福_____;_____; _____。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 8.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材料一】 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二】 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1)【整合材料探国学】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_____。 (2)【陶冶情操用国学】 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_____;_____。 (3)【孔子之道亮国学】 孔子作为“至圣”,孟子作为“亚圣”,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请根据已有的知识,写出与他们有关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 (4)【合作共赢悟国学】 古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今有“龟兔双赢理论”;远有“丝绸之路”,近有“一带一路”。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合作共赢”的感悟。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差荇菜……辗转反侧”这几句写了什么?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