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57707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实践 探究雷电的奥秘 课件(共15张PPT)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9-3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3次 大小:1054994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五,15张,九年级,科版,物理,学年
    (课件网) 实践 探究雷电的奥秘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项目分析 项目提出 项目实施 交流评估 知道雷电是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实质;了解尖端放电及其危害;能用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01 通多分析现象和进行人造雷电活动,体验雷电及感悟雷电产生条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雷电的措施。 02 素养目标 项目提出 观看一段电闪雷鸣的视频: 电闪雷鸣是自然界的一个现象,该过程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在过去人们不能解释是什么原因,只好认为是神的力量,在我国有雷公电母,在西方也有专门掌管雷电的神。那雷电到底是什么现象?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止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实践:探究雷电的奥秘。 项目分析与活动安排 1. 知识储备: (1)我们知道,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带 电荷,周围高速运转的电子带 电荷。在通常情况下,原子荷内的正电荷儿跟核外电子所在负电荷的总量 ,整个原子呈中性,即不显电性。 (2)物体在摩擦或碰撞过程中吸引电子本领强的原子会 电子而显示带 电,吸引电子本领弱的原子会 电子而带 电。所以摩擦起电实际上是 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3)自然界存在着 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4)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用符号 表示。在国际单位之中,电荷量的单位是 ,简称库,符号是 。 (5)安全防雷电常识。 正 负 相等 得到 负 失去 正 电子 两种 排斥 吸引 Q 库仑 C 项目分析与活动安排 2.活动任务安排: (1)任务一:查阅并整理资料。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调查我国历史上关于雷电的记载和预防雷击的措施。 (2)任务二:调查学校建筑和家庭住宅采取的预防雷击措施,对人和建筑物等避免雷击,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提出建议。 到图书室或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任务中的问题。让学生汇报。可以以演讲的空头形式,也可以以书面材料方式,或视频剪辑编排。 1. 雷电产生的原因: 任务一 : 项目实施 活动推进 查阅并整理资料。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调查我国历史上关于雷电的记载和预防雷击的措施 (1)文字材料:雷电产生主要是因为云层内部各种粒子相互摩擦。 在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有大量的水汽、冰晶、水滴等物质,这些粒子在云层剧烈的对流过程中相互碰撞、摩擦,电荷发生了转移和分离,使得云层的不同部位积累了不同性质的电荷,一般是云层上部积累正电荷,下部积累负电荷。 随着电荷的不断积累,云层和云层间、云层与地面间的电场强度不断增强。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空气就不再是绝缘体。空气分子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通道,形成强大的电流,这就是闪电。闪电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会使通道内的空气温度急剧升高,空气迅速膨胀,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向外传播形成雷声。 活动推进 (2)视频材料: 项目实施 2.学生活动:感受人造闪电 自然界中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闪电,那我们能不能人为的创造条件也能人造闪电呢?实际上,人造闪电就在我们身边。 (1)拿起自动打火机。仔细观察产生电火花点燃燃气过程。这个小火花就是一个小闪电。 学生恍然大悟。 (2)观察老师拿出燃气灶头,放到合适高度,连续扭动开关,观看产生的电火花。 (3)老师拿出事先准备的特斯拉线圈音乐盒。 ①让学生观察闪电的产生。如下图: ②学生上台近距离观察并尝试用手接触闪电。 ③学生依次上台,手拿节能灯泡靠近特斯拉线圈装置,灯泡竟然亮了! 项目实施 活动推进 3. 我国历史上关于闪电的记载 (1)关于雷电形成的记载 ①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字,稍晚的西周青铜器上有“电”字,这是关于雷电最早的文字记载。 ②《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即雷电是阴阳两气对立的产物。 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