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能认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能认识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通过对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电器设备的观察,知道电与磁有密切的联系;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 科学探究:能完成“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实验,能根据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电路图,能连接电路进行探究,能根据记录的实验信息得出结论,能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能将电学实验的技能应用于电与磁的实验中。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电磁知识的探究和电磁铁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应用电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树立科技强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难点: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盛有电磁铁的纸盒、电池、指导下、小磁针等。 学生准备:电池、通电螺线管、小磁针、漆包线、绝缘纸筒、铁钉、通电螺线管磁感线演示器、滑动变阻器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1:老师先播放电磁起重机的视频。 老师:视频中用起重机来起吊钢铁制品,非常有优势。你猜起吊机的头部有什么装置使它能方便起吊钢铁 学生:磁体。 老师:磁体的话,不用捆绑物品,利用吸铁性就能吸附起吊,可如何卸货呢 你注意观察视频中是如何做到的呢 学生:…… 老师:那可不是磁体,要比磁体好用多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磁铁。 情境导入2:老师拿出一个纸盒,纸盒内的电磁铁开关断开(如图所示),让学生上台演示纸盒吸引铁屑,结果不行。 老师:我这是一只有魔法的手,我去拿这个纸盒儿,他就能吸引铁屑。老师闭合开关,电磁铁通电,结果产生磁性,吸引铁屑。 学生感到不解,然后老师导入课题,今天学完本节课后,你就知道这里边有什么东西,就可以解密魔术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创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任务问题,怀有兴趣地去学习新内容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从奥斯特实验说起 1.磁体周围有磁场,电荷周围有电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同种电荷也相互排斥,磁与电之间有关系吗 电能产生磁吗 有一个人,他很多年前做了一个实验,揭开了这个谜题。 2.奥斯特实验 (1)老师在实物投影仪的展台上演示:将一枚转动灵活的小磁针置于站台上(附近不能有磁性材料),在小磁针上方平行架设一条直导线。 甲 通电 乙 断电 丙 改变电流方向 (2)使导线与电池触接,看看电路连通瞬间小磁针有什么变化(如图甲) (3)断开电源,观察小磁针有什么变化(如图乙) (4)改变电流方向再次触接,小磁针有什么变化(如图丙) (5)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①当接通电路时,小磁针 发生偏转 。 ②当断开电路时,小磁针恢复到原来的指向, 不再发生偏转 。 ③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 偏转方向发生改变 。 (6)师生共同思考分析 ①导线为什么直接连在电池两端 提示:为了获得较大电流。因为实验需要,正常情况下不允许。 结合直观的实验演示,根据小磁针运动进行猜想,使猜想有据可依 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 ②小磁针起到什么作用 提示:检验导体周围是否产生磁场,此为转换法。 ③直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④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说明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7)拓展探究:既然电能生磁,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感受不到呢 如图所示,在通电时为什么连一根大头针都吸不动呢 提示:可能是磁场太弱。怎样才能增大磁场呢 3.阅读课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