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换衣裳》教学设计 课题 《换衣裳》 单元 五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换衣裳》是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4课,属于“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实践等方式,发现生活中物品可以通过装饰、改变色彩等“换衣裳”的方式变得更加美观有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意识与动手能力。教材选取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物品实例,如玩具、文具、生活用品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同时,教材内容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从简单的感知到初步的实践操作,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步入设计应用的艺术殿堂,为后续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2022新课标要求 本学段1年级的教学要注意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注重引导学生感知身边的美,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想象和理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对其欣赏方法和表现方式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本学段教学以“欣赏身边的美”为起点,到“表达自己的感受”“改进生活用品”“体验传统工艺”,再到将美术与姊妹艺术及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参与造型游戏活动”。5项学习任务,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旨在培养学生“造型·美术”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艺术表现:了解服装的基本组成部分(衣领、衣袖、衣身等),学习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表现服装的款式和花纹。创意实践: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服装设计和制作。审美感知:了解服装的色彩、款式、材质等审美要素,学习欣赏不同风格的服装。文化理解: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服装特点,感受服装文化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对色彩和动手活动兴趣浓厚,但手部精细动作发展尚不完善,造型表现能力有限。在学习《换衣裳》前,他们已接触过简单的绘画与手工活动,对色彩搭配和基础图形有一定认知。本课以给物品“换衣裳”为主题,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但在图案设计、材料运用及装饰技巧方面,需教师给予更多示范与指导,帮助他们将创意转化为作品,提升动手能力与审美意识。 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品的形状、色彩,发现生活中物品可美化的空间。掌握贴纸、绘画、拼贴等简单装饰方法,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为物品换上漂亮的“衣裳”。 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设计出独特、富有个性的装饰方案,避免作品千篇一律。引导学生在装饰过程中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使作品既美观又协调。 材料准备 教材,PPT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一年四季里,随着温度的变化,我们的衣服是多变的,除此之外,不同的场合我们的穿着也随之改变。同学们看看以下图片,他们的穿着对应着去什么场合呢?同学们,看图片上的衣服是不是各式各样的,有着各种的图样。你们想不想试试自己设计衣服呢同学们,我们可以先想想设计衣服的外形长什么样把他画下来。我们可以画上一些图案使其变得丰富添加上色彩,让其鲜艳,这样一件衣服就设计好啦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从学生的直观感受出发,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迅速融入课堂氛围,主动思考物品美化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从美术的角度去剖析物品的基本要素,为后续装饰设计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图案、色彩具体该怎么画吧。花朵的绘制:星星的绘制: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贴纸和剪纸拼接: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通过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装饰对物品外观的改变,体会到不同装饰方法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激发他们对装饰方法的探索兴趣让学生亲身参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