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6166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综合微评+学案+阶段复习课件

日期:2025-11-1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6次 大小:81771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二,第一章
    (课件网) 第一章 人口 综合微评(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坡度与海拔、人口累计百分比曲线图,完成1~2题。 1. 由材料可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降水 B. 坡度 C. 水源 D. 海拔 2. 该流域人口主要集中在(  ) A. 海拔3 000 m以下 B. 海拔3 000-4 000 m C. 坡度5°以下 D. 坡度5°-11° C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坡度在5°以下,人口总数达到80%,而坡度较大的地方人口比重较小,主要与坡度有关。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在坡度5°以下,人口总数达到80%,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0 m以下。故选C。   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受气候、地形、交通、经济发展、开发历史早晚等多种因素影 响,因此世界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下图为2000年世界不同纬度人口 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3. 图示人口数量分布的空间差异体现在(  ) A. 南半球人口总量大于北半球 B. 中纬度地区北半球大于南半球 C. 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总量最多 D. 低纬度地区南半球大于北半球 4. 图示人口分布较少区域(  ) ①深居内陆,距海远 ②纬度高或海拔高 ③气候温和、多降水 ④地形平坦,濒临 海洋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B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解析:第3题,从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地区, 主要分布在20°N-60°N的范围之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4题,南 极大陆属于寒冷的极地;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高寒;中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 距海远,降水稀少,这些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①②正确。亚洲东南 部平原面积广,地形平坦,濒临海洋,气候温暖湿润,是人类历史上农业发展最早的 地区之一,人口稠密,③④错误。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俄罗斯人口分布不均衡,存在一条明显的人口分界线“圣彼得堡-图瓦线”(简 称“圣图线”)。以“圣图线”为界,人口分布“欧洲密、亚洲疏”。这种格局制约 着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且短期内难以改变。读2017年俄罗斯人口地理集 中度的格局图,完成5~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5. 导致“圣图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自然资源 B. 社会经济 C. 降水条件 D. 交通运输 6. “圣图线”西南侧的人口高度集聚在(  ) A. 乡村地区 B. 山地地区 C. 沿海地区 D. 城市地区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解析:第5题,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自然因素,如 气候、地形、土壤、自然资源等是人口分布的基础条件,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人文因 素,如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等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该线西南侧开发历史悠久,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B正确;结合俄罗斯的区域特征可知,“圣图线” 以东自然资源也很丰富,排除A;俄罗斯东部受季风影响,降水量也较多,排除C; 交通条件不是俄罗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排除D。故选B。第6题,在“圣图线” 西南侧区域内,人口高度集聚在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城市地区,D正确;乡村地区人 口较少,不是人口集聚区,排除A;“圣图线”西南侧多为平原地形,且多数地区不 临海,排除B、C。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图示意《世界移民报告2018》中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