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69673

【期末押题预测】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含解析)2024-2025学年浙科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二)高二下学期

日期:2025-11-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8665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高二,必修,选择性,生物,2019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押题预测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5 广西模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退耕还林 B.秸秆还田 C.禁止利用自然资源 D.倡导低碳生活 2.(2024秋 天津期末)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与1961年相比,全球生态足迹总量明显增长,而生态承载力总量只提高了30%。研究者统计了1961年至2014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961年到1967年生态盈余呈现逐年减少 B.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 C.汽车尾气会增大生态足迹,建议绿色出行 D.与食用蔬菜相比,食用肉类增大生态足迹 3.(2024秋 牡丹江期末)某大型水库因水体富营养化曾连续爆发“水华”。通过投放鲢鱼、鳙鱼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安装植物浮床,用增氧机增氧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已有效遏制住了“水华”的发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华”覆盖水面,水体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导致水体中溶氧量升高 B.水生生物死亡后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属于正反馈调节 C.鲢鱼、鳙鱼等通过捕食能有效预防引起“水华”的生物的爆发式增长 D.植物浮床吸收的N、P等无机盐可通过收获植物体的形式移出水体 4.(2024秋 海淀区期末)如图显示了近代以来全球人口增长的三个不同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在BR下降时出现负增长 B.GR大小与BR﹣DR的差值正相关 C.阶段Ⅰ~Ⅲ的人口增长呈“J”形 D.阶段Ⅲ人口数量会出现大幅下降 5.(2024秋 平谷区期末)科研人员探究远程办公对气候减排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碳足迹特指与工作相关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排放二氧化碳的相当量来计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完全远程办公的员工其碳足迹显著降低 B.远程办公仅减少了办公场所的碳足迹量 C.戊、己组相比,员工的碳足迹无显著差异 D.碳足迹可以反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6.(2023秋 昭阳区校级期末)生态足迹是指现有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B.食用肉类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更大 C.碳足迹是生态足迹的组成部分,开发新能源可以增大碳足迹 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但人均生态足迹不一定就小 7.(2024春 金安区校级期末)通过对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地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建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的重要指标 B.碳足迹是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和海洋面积 C.生态足迹的持续增大,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海平面的上升 D.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体系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 8.(2024春 南昌月考)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的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B.转变生活方式,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温室效应是由地球生物的CO2的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 9.(2024 安徽开学)余村是浙江北部山区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曾因过度开发矿产资源导致环境恶化,到处都是矿石碎砾,空气里面都是尘土味。为了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余村相继关停矿山、淘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