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69677

【期末押题预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含解析)2024-2025学年浙科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二)高二下学期

日期:2025-11-2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11454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二,必修,选择性,生物,2019,科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押题预测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5 浙江)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中和”战略,努力实现CO2,相对“零排放”。下列措施不能减少CO2排放的是(  ) A.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 B.减少煤炭等火力发电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 D.乘坐公交等绿色出行 2.(2025 浙江)由于DDT严重危害生物的健康且不易降解,许多国家禁用DDT。但DDT能杀灭按蚊,有效控制疟疾的传播,因此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允许非洲国家重新使用DDT,使得非洲疟疾的新增病例大幅下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喷施低浓度的DDT,也会在生物体内积累 B.DDT不易降解,不会在生物圈中大面积扩散 C.在严格管控的情况下,DDT可以局部用于预防疟疾 D.与第二营养级相比,第三营养级生物体内的DDT含量更高 3.(2024秋 天津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 B.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生物圈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某些有害昆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 D.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 4.(2024秋 牡丹江期末)如图为生物圈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⑤⑥表示细胞呼吸,乙代表分解者 B.③④⑦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甲→丙→丁构成捕食食物链 D.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食物网上流动时不断循环利用 5.(2024秋 三台县校级期末)“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世界做出的承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B.消费者通过取食使碳元素以CO2形式沿食物网(链)传递 C.扩大植被面积和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D.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导致温室效应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6.(2024秋 开福区校级期末)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其中铀是一种危险的环境污染物,具有化学和放射的双重毒性。实验小组调查了某被铀污染的海域中石斑鱼不同器官的铀含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器官 肠道 鳃盖 鳃 肝脏 鱼鳞 其他 铀相对含量 42.3% 15.6% 21.2% 7.9% 8.42% 4.58% A.食物链是海水中的铀进入内陆生物体内的途径之一 B.人类捕食石斑鱼后,人体内的铀相对含量高于石斑鱼 C.核污水中铀等有害物质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D.各种物质都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产生富集效应 7.(2024秋 广州期末)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存在捕食关系的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和丙是连接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关键 B.乙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乙中的D属于第二或第三营养级 D.甲、乙、丙中的碳可通过非细胞呼吸的方式释放到丁 8.(2024秋 海淀区期末)研究发现,湖泊中沉水植物的恢复导致沉积物中碳含量显著降低。沉积物中碳利用的增加可归因于某些微生物(如S菌、D菌)的种类和数量下降,这些微生物与具有高碳利用能力的L菌存在竞争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S菌、D菌和L菌处于不同食物链中最后一个营养级 B.沉水植物和L菌分别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C.在湖泊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 D.沉水植物的恢复可能有助于提高S菌、D菌的种间竞争力 9.(2024秋 酒泉期末)土壤中有很多微生物能够分解纤维素。研究人员在我国南方某地区分别在旱季和雨季采集椰子经济林和热带雨林的土样,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