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70543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导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09-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0次 大小:8649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6课,工业化,国家,社会,变化,导学案
  • cover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如人口增长、大众教育的兴起、城市化等;认识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加深对工业革命引起深层变化的认识。(史料实证) 3.既要认识到工业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经济繁荣的一面,也要认识到工业化带来的弊端,树立全面科学发展的观点和环保意识。(唯物史观) 重难点: 1.重点: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2.难点:城市化以及出现的社会问题。 知识梳理: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1)原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马尔萨斯 拓展:工业革命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口增长也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商品销售市场。 (2)劳动力结构变化(表现):①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②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条件) 2.大众教育 (1)原因(目的):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2)时间:19世纪以后 (3)国家:德国和法国 (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4)表现:① 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 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② 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中等学校) ③ 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免费义务教育) (5)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城市化 1.背景:工业革命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2.城市化问题及改善措施: 问题:城市缺乏统一规划,城市的环境很差 改善:19世纪中期,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三、社会问题 1.表现:贫富分化加剧和环境污染严重 2.环境污染:工厂排放废气、废水污染大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四、工业革命与社会进步的关系:①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长。②工业革命促进了劳动力结构的变化。③工业革命推动了大众教育的普及。④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流动,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社会问题: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了许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问题探究: 1.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说说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矛盾。 材料展示:在工业革命条件下,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 设问: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在工业革命条件下,工人阶级工作环境恶劣,工人生活日益困苦,贫富差距在扩大。 总结:工业革命后,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他们之间矛盾不断激化,工人阶级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2.读教材和材料,说说工业革命出现的环境问题。 材料展示:近100多年来,全世界已发生数十起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公害事件,如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的煤烟型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镉中毒等。近年来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还有: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Bhopal)市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露事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有数万人中毒,数千人死亡,并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现位于乌克兰)核电站爆炸事件,不仅对当代的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对后代和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影响,10多年来因这次事故已造成约6000人死亡。从上世纪初至今,全世界发生公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